第18节(第 4 / 4 页)
    初一看不算什么,细水长流下来也是一笔大开支。
    而且,叶家那边的蒸炉下还烧着炭呢,炭可比柴贵。
    一天下来,就烧掉了十几文的炭。
    再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叶信芳开始深深的认同这句话。
    人家为什么是开包子铺,而他们偏偏要作死开包子摊。
    夏天的时候还能用荷叶盛包子,冬天的时候,有铺子的就可以拿盘子盛,再不济就拿自家种的芭蕉叶。
    叶家摊子上也有小桌子,大冷天的没人愿意坐,风一吹就凉凉了,学生们都情愿买了带走。
    叶信芳家,也没有芭蕉树。
    一开始张氏偷偷摸摸跑去摘人家的芭蕉叶,不过摘了两片就被发现了,差点追得张氏满大街跑。
    叶子不够,拿什么装包子?拿纸。
    张氏打算用叶信芳从前练字的纸,叶信芳不愿意,上面全是黑墨写的字,看着就脏。然后,一家人就买了一沓油纸,这种纸非常耐折,并且防水,价格嘛,就不便宜了,张氏卖包子的时候一张一张的用,就感觉心疼的抽抽。
    最后,这样七算八算下来,不计买铁炉子的钱,光炭火、木柴、草纸,加上制作包子的成本。
    23、商业奇才(万字大更) 2
    在叶家这一家子商业奇才的辛勤运作下,叶家包子摊,终于!
    实现了!
    负盈利!
    一天亏了五十文!
    一家子干得热火朝天,晚上数钱越数脸越难看。
    杨慧满脸都是愧疚,自我检讨,“都是我不好,不该出这个主意。”
    “慧娘,不管你的事,要真是平分责任,这里每个人都跑不掉。”叶信芳一说完,除了三岁的妞妞,个个都低下了头。
    “既然已经这样了,我们得反思一下,为什么会亏本?”叶信芳觉得自己真的是最失败的穿越者,别的穿越者,随随便便一个主意,就能挣得盆满钵满,而他已经这样苦心孤诣了,还是血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