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5节(第 1 / 7 页)
    广播播出后, 整个农场顿时沸腾起来。最激动的是那些知青,他们有的不敢置信,一遍又一遍地互相确认;有人抱头痛哭, 有人激动得又蹦又跳, 把帽子抛向空中。
    高兴过后, 他们立即反应过来,纷纷涌向农场的邮局和商店去发电报和打电话给家人报喜, 并让他们寄书来。
    人多,电话就那么几部, 邮局和商店门口排起了长龙。
    有人急着打电话, 有人着急忙慌地借书。顾立春陈洁他们这些有全套课本的人被团团围住。顾立春留下一套课本,把另外两套以前淘的旧书, 交给知青代表让他们自己去油印。这些人如获至宝, 再三道谢后, 抱着课本去油印。
    相比这些急急忙忙的知青们,五场的一部分年轻人则是一派气定神闲的模样。
    高中课本他们早就有了, 这多亏了他们的顾场长, 大家暗自赞叹顾立春有先见之明, 还有些人更加确信了顾立春有内部消息,他们上次尝到了甜头, 就想得到更多的甜头。
    于是这帮人私下里一商量就一起来找顾立春打探消息。
    “顾场长, 上面的文件说得太简单太笼统了,你能不能再给我们说些别的?”
    顾立春一听, 就知道这些人是觉得他有内部消息, 他仔细一想,就觉得不能任其发展。俗话说三人成虎,消息传来传去, 谁知道会传成什么样?虽然现在运动已经结束,但仍不能掉以轻心。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不谨慎给父亲和大伯带来麻烦。
    他斟酌了一会儿,说道:“广播里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次高考是统一考试、择优录取。
    不论是工人、农民还是知识青年都可以参加,复员军人和干部也可以参加,基本上大家都符合报名条件。大家这几天多看看报纸,注意听广播,随时关注最新消息。”
    说完广播的事,顾立春又用诚恳的语气跟大家拉家常:“至于我,我其实是跟你们一起知道这个消息的。大家可能觉得我前些日子提前复习功课一定是知道些什么,我实话告诉你们,还真不是。你们还记得吧?我几年前一进农场就到高中去打听能不能参加学校的考试,我想拿个高中文凭。为什么?因为我是初中毕业啊,我当时是可以上高中的,可是因为我是长子,下面一串弟弟妹妹,家里又穷,不得已才辍学,因此我心里一直有遗憾。就算是我拿到了夜校文凭也不能弥补这个遗憾,特别是我去年找到了我的亲生父母,我亲生父亲是东大教授,你们想想,做为教授的儿子,我连高中都没读过,是不是有点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