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逆袭 第221节(第 3 / 5 页)
器,这些机械使得猪场工作人员的劳动量大大下降,每一个饲养员能负责二百多头猪。
    猪场产生的猪粪一部分肥田,一部分用于制造沼气。五场的几个庄子率先使用上了沼气,节省了木材和煤炭,厨房还显得更干净。
    这个举措被总场通报表扬,主持这项工作的陈禹也得到了奖励,若不是他的身份问题,今年的先进代表和劳动模范肯定非他莫属。
    水产养殖进展得也一样顺利,康贝鸭与生猪一起成为五场的拳头产品,在附近县市打出了名气。每隔一段时间,就有大卡车进来,运走一批鸭蛋和公鸭。
    与此同时,五场的第三批职工房也开始打地基。
    顾立春这个新任场长做的比大家想像中的还好,这让谈场长大大松了一口气,终于对他彻底放了心。
    ……
    时光飞逝,一年时间匆匆而过。
    转眼间已经到了1976年10月。这一年注定是一个不平常的一年。
    这一年,全国上下刮起了平反的风暴。
    受影响最大的自然是劳改队,时不时地有人平反,有人被接走。
    最先走的是老袁,这个全劳改队情绪最稳定的汉子,走的时候也忍不住真情流露,抱着孟安京哭了起来。
    “我终于熬出来了!熬出来了!”
    孟安京也为老朋友高兴,泪中带笑:“老袁,你的好日子要来了。”
    老袁紧紧地握着孟安京的手,说道:“老孟,这几年多亏了你们一家的照顾,感谢的话我也不多说了,我回去以后,尽量帮你们争取,希望你们父子也能早点平反。”
    孟安京道:“谢谢你,老袁,我感觉我们也快了。”
    “以后,咱们常联系,我把地址写下来。”
    老袁本来想当面跟顾立春辞行,可惜当天顾立春太忙没顾上见他。
    老袁只得托孟念群留个口信给顾立春:“你告诉小顾,我老袁欠他200斤肉。以后他有什么事记得来找我,就算我还不上,还有我儿子孙子帮着还。”
    孟念群笑着答道:“好的,袁叔,我会转达给他的。”
    自老袁之后,劳改队里隔三差五就会出现一幕幕生活的大戏:
    人们听到平反的消息是又哭又笑、喜极而泣、与亲人抱头痛哭,然后迫不及待地离开这个院子。
    大多数人都会来跟顾立春告个别,留下家中的地址,说以后再联系。
    离开的人带着强烈的喜悦与兴奋奔向了新生活,留下来的人在望眼欲穿,等待着属于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