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32(第 2 / 3 页)
自个儿出了岔子……事情发展到这种地步,要想解决眼前的困境,由太子亲往前线送粮无疑是最干脆也最有效的做法。
而他二人思来想去,能用以劝阻太子的,也就只有最单薄也最无力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项而已。
也因此,苦思多时后,同样想不到理由阻拦的二人对望一眼,最终只得认命地双双颔首,而由萧瑜代表着开了口:
「也只能这么做了……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此行请千万以自身安危为重,莫要以身犯险。否则若有了什么万一,臣等便无颜面对圣人了。」
「孤明白的。」
萧宸不否认自己这么做有大半是出于私心,却也不会因此便疏忽了自身的安危。故带着十二万分的认真一声应过后,他也不耽搁,当即就具体的出行事宜同两位长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萧琰得知爱儿将随军亲至前线,是在卫平军攻下宁泉当晚。
送来密报的是潜龙卫,里头提及的不光有「太子领军押粮」这个最终决定,还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姚景迁深夜来访、萧宸震怒急召楼辉萧瑜入宫,到几人讨论的内容和后续的调查进展,堪称事无巨细、无有遗漏,让帝王纵置身千里之外,仍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厘清朝中的状况。
受前生记忆的影响,萧琰对让爱儿踏足北疆的事一直心存抗拒。故乍然得知这个消息时,帝王本能的反应便是一声气急败坏的「胡闹」、和对楼辉与萧瑜阻拦不力的不满。只是初始的愤怒焦急过后,看着密报中载着的种种内情,萧琰虽依旧余怒难消,气愤的对象却已从爱子和两位心腹侧近转为了姚景迁、在背后挑风挑雨的陆氏──萧宸并没有怀疑错人──一党……和自己。
案子虽是在太子监国时发生的,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他低估了陆氏的野心、高估了姚景迁修身齐家的本事,事情又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虽说泄密之事可大可小、对准备充足的征北军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一想到他为提升爱子威信做出的安排反而成了政敌用以攻击宸儿的手段,便不免让帝王郁闷自责非常。
──若不是他与宸儿关系非同一般,类似事情一再发生的结果,怕就是父子离心、反目成仇了。
思及爱子为此背负的种种猜疑和不安,萧琰着实心疼不已。只是心疼归心疼,一想到那孩子居然罔顾他临行前的叮嘱执意来此,即使帝王同样对爱儿的面影气息思念不已,心底的担忧气恼却仍胜上了一筹。
孟瀚的愚蠢
而他二人思来想去,能用以劝阻太子的,也就只有最单薄也最无力的「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项而已。
也因此,苦思多时后,同样想不到理由阻拦的二人对望一眼,最终只得认命地双双颔首,而由萧瑜代表着开了口:
「也只能这么做了……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太子此行请千万以自身安危为重,莫要以身犯险。否则若有了什么万一,臣等便无颜面对圣人了。」
「孤明白的。」
萧宸不否认自己这么做有大半是出于私心,却也不会因此便疏忽了自身的安危。故带着十二万分的认真一声应过后,他也不耽搁,当即就具体的出行事宜同两位长辈展开了进一步的讨论……
第六章
──萧琰得知爱儿将随军亲至前线,是在卫平军攻下宁泉当晚。
送来密报的是潜龙卫,里头提及的不光有「太子领军押粮」这个最终决定,还有事情的前因后果。从姚景迁深夜来访、萧宸震怒急召楼辉萧瑜入宫,到几人讨论的内容和后续的调查进展,堪称事无巨细、无有遗漏,让帝王纵置身千里之外,仍得以在最短时间内迅速厘清朝中的状况。
受前生记忆的影响,萧琰对让爱儿踏足北疆的事一直心存抗拒。故乍然得知这个消息时,帝王本能的反应便是一声气急败坏的「胡闹」、和对楼辉与萧瑜阻拦不力的不满。只是初始的愤怒焦急过后,看着密报中载着的种种内情,萧琰虽依旧余怒难消,气愤的对象却已从爱子和两位心腹侧近转为了姚景迁、在背后挑风挑雨的陆氏──萧宸并没有怀疑错人──一党……和自己。
案子虽是在太子监国时发生的,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若非他低估了陆氏的野心、高估了姚景迁修身齐家的本事,事情又怎会发展到如此地步?
虽说泄密之事可大可小、对准备充足的征北军也不至于带来太大的影响,但一想到他为提升爱子威信做出的安排反而成了政敌用以攻击宸儿的手段,便不免让帝王郁闷自责非常。
──若不是他与宸儿关系非同一般,类似事情一再发生的结果,怕就是父子离心、反目成仇了。
思及爱子为此背负的种种猜疑和不安,萧琰着实心疼不已。只是心疼归心疼,一想到那孩子居然罔顾他临行前的叮嘱执意来此,即使帝王同样对爱儿的面影气息思念不已,心底的担忧气恼却仍胜上了一筹。
孟瀚的愚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