饮冰 第108节(第 5 / 6 页)
明他信错了;
    后来他相信了徐振,觉得对方当真有一副忠肝义胆可以报效国家,可最终却勘破了对方盗矿卖国的罪行,证明他又信错了;
    再后来他相信了现在的政府,他也亲自执掌一方试图修齐治平,可无论总统府里的那个位置换谁来坐结果都还是一样,大清朝明明已经亡了,可如那时一般的耻辱和痛苦却代代流传了下来,告诉他他依然还是信错了。
    ——他不是不愿信奉一个主义的,只是过去他已经错了太多次,而为错误奉献的努力最终反而只会伤害这个国家,因此如今他已不敢轻易再说相信、也不敢再轻易做出什么判断和选择。
    第177章 彷徨 亲爱的你。
    或许这便是历史的风趣之处了。
    几十几百年后, 在后人看来清清楚楚的是非于时代的当局者而言却是迷雾重重的乱象,没人知道自己眼下做的选择究竟是对是错,甚至说不清那个早已竭尽全力的自己究竟是国家的功臣还是历史的罪人——他终究不再是少年人了, 缺少了当年那样的锐气与果决, 变得犹犹豫豫举棋不定。
    “一国之本在于道路, 方先生早就给过我这样的教导, ”他的声音更低了一些,嘴角有淡淡的苦笑, “所以当初他便觉得我辞官从军是一种逃避。”
    “逃避?”她不解,眉头皱了起来。
    “军人的天职是服从、不必自己思考,因此永远无法求得关乎道路的答案,”他给了她解释, “这自然要算舍本逐末,是逃避无疑。”
    这又是令人感触极深的话。
    白清嘉忽而想起,当初皖南的战事结束之后她和他一起乘火车回上海, 在路上头一回听他说起了方先生为他拟的字、以及那字背后的渊源典故;当时他便说自己担不起这个名字, 还说让自己的恩师失望了,她不解其中的曲折、他却回避不说, 而如今他的心门似乎终于对她完全敞开、愿意对她袒露这些难以言说的晦暗和软弱。
    ——可她却不喜欢听他这样自轻, 甚至心里已经有些不高兴,忍不住反驳道:“这怎么能算逃避?任何一条路都需要有人去走,倘若你不来做这个将军、那该由谁来做?徐振?冯览?还是什么欧阳峰?”
    “你已经尽力了!”她再次重申自己的观点,“何况在我看来这条路根本不比别的路轻松——那些凭一张嘴一支笔说这个写那个的所谓名流大家, 哪一个能像你这样抛下一切从头来过?他们倒是大胆敢轻言‘道路’,可最后又有哪一个说对了呢?”
    ……义愤填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