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7 章(第 3 / 4 页)
礼郡王有些心虚。从他祖父那一辈起,就是谨慎的人,靠着揣摩帝王心思过日子。
    那日太上皇没有答应他的请求,他回来说是琢磨递话之人,其实何尝没有观望的意思?太上皇却再没有召他进宫说话。也就是说,他所请之事,太上皇并不满意,这是要冷他一段时间了。
    “这个贾赦,还真是不识抬举,我家里好好的皇家血脉,他还敢嫌弃。看哪天我给他个好看!”小儿子气哼哼地发着狠话。
    “闭嘴。”礼郡王喝止儿子:“这事儿自己烂到肚子里,就是你媳妇与丫头那里,也给我嘱咐到了。”
    小儿子还不服气:“父王,那贾赦给咱们这么大的没脸,岂能这样轻易就放过他。”
    看着早该顶门立户,却仍章台走马的小儿子,礼郡王长叹连连:“你家有谁与人家说过结亲之意了?人家见过你闺女是扁是圆了?还不快快收声,要是自己把这事儿说出去,你那闺女还嫁不嫁人。”
    小儿子还嘟嘟着自己的不服气,礼郡王第一次看着这个小儿子心烦起来。什么宝刀不老,什么老来子,分明就是个成事不足败事有余的。
    等小儿子让礼郡王平生第一次撵出了书房,礼郡王自己背后出了一身的冷汗——靠着帝王才有好日子过的人,发现人家已经不愿意让自己靠了。而不愿意让靠的原因,还是因为自己小心思让人看穿,不出冷汗才怪呢。
    今后自己家王府要何去何从,才是现在礼郡王头疼的问题,什么小孙女,不过是个庶女,随便找个平头整脸的也就算对得起她了。
    大明宫里,太上皇难得地把皇帝、忠顺与贾赦一起叫了过来,大概是找到了事情做,老人家的精神竟恢复了几分:“宗室过于优渥不是好事。多少人家只管生,反正有国库养着,多生几个孩子还能多份钱粮。”
    这话皇帝与贾赦都不好接——几代之后,忠顺的后世子孙也在宗室之列了。只有忠顺不管不顾地道:“要不是太/祖那时定下了优待宗室之法,也不能成了今日尾大不掉之势。”
    太上皇白了他一眼:“胡说。太/祖那时宗室才多少人,又是与他老人家一起打江山的,不优待能说得过去?人都说皇帝家还有三门穷亲戚。流了皇家血脉,还真能让他们讨饭不成。”
    “可是开国已经百多年了,您数过现在宗室是多少人没有?这些人论爵领着钱米不说,好些人家还收别人的田地做隐户。上次本来说是要查的,还不是宗室硬顶着才没查下去。”忠顺对没能查隐户之事梗梗于怀。
    隐户之事,确实也是国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