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96 章(第 1 / 4 页)
    就算是不想插手, 可是消息还是会听到一些。这次皇帝查抄贾政的贾府与宁国府, 事发得太突然, 并没有给两家准备的时间。于是一些不该在两府出现的东西, 就出现在了抄家人的眼中。
    贾政那里多的是一些禁用之物、王夫人放印子钱的票据和贾政与忠安府长史之间往来的书信。宁国府里禁用之物也有, 与忠安的往来书信也有。注意, 人家往来的可不是长史, 而是忠安。比起贾政来,一下子就上了一个层次。
    罪名也上升一个层次不止。想那贾政,有了送探春进忠安王府之事, 已经让皇帝以为他首鼠两端,加上他与长史往为的信件,足够褫夺了贤德妃的封号, 将人投入冷宫了。
    听到元春进冷宫的消息, 贾母反常的沉默,即没让贾赦出面说情, 也没说让黛玉进宫的话。她老人家只缩在自己的荣庆堂, 以身体不适为由, 免了大家的晨昏定省。
    贾赦也不管她打的是以退为进行主意还是已经认清了现实, 只管摆弄那些庄子里送来的石头。里面已经有两三块确定是石灰石。可是现在让他犯愁的是, 如何把这一大块一大块的石头烧成细细的粉尘。
    此时又有消息传来, 皇帝果然以李纨守节一事,赦免了她与贾兰,并发还了嫁妆。
    做为相对的好消息, 还是有人愿意与贾母回报一声的, 府里再是整顿过,也少不了眼皮子浅、贪图赏钱之人。等报信的人,掂量着比想象中轻得多的荷包离开荣庆堂,贾母就让人去请贾赦过来。
    能不过去不?答案是否定的。尤其是贾赦正在与巧姐儿与聪聪看石头的时候,可不能教坏了小朋友。
    再进荣庆堂,给人的感觉是屋子又暗淡了些,好象全天没有一束阳光肯光顾这间屋子一样。空气里面有一种老人身上特有的暮气挥之不去。
    “老大,听说珠哥媳妇已经放出来了,你让人接去了没有?”贾母等他坐定了才问,可见耐心也是锻炼出来的。
    贾赦实话实说:“没有。”
    贾母又觉得在了生气的事由:“原本人在牢里,你不伸把手也就算了,可是现在人已经放了出来,你就给他们一个安身之地,又碍了你什么?不光他们感你的情,就是外人知道了,也得说你照顾侄媳妇与侄孙。”
    就那个冷心冷情的李纨,能知道感谢两个字怎么写?还是那个贾兰,也是原著里卖巧姐儿的犯罪嫌疑人。贾赦能把这二人带进府里来,才算是见了鬼。
    “不可能。”贾赦打断贾母勾画出来救助李纨母子的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