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作精公主的团宠生活 第132节(第 2 / 5 页)
旨修缮的全唐诗的与众不同——唐太宗李世民的诗作架在李白杜甫一干文豪之前位列第一,显然是尊崇唐太宗的某位皇帝的授意。
    舜安彦看了眼怀表的时间不过七点,也不知道康熙一大清早把这两人捞来干什么。
    等了一会儿后,里面似乎有声巨响,仔细听听是康熙拍桌子的声音。
    然后便是曹寅和李煦跪下喊:“万岁爷息怒。”
    舜安彦屏息听着,过了会儿见到两人从里面出来。
    “旭东,等下我去写信交代人去江宁查办,你这里……”
    “嘘。”
    李煦看到了站在船头的舜安彦,拉了拉曹寅的衣袖示意他先别说。
    舜安彦自南来很少在御前出入,上次南巡时他又只有十四岁的外貌,此去经年,李曹二人已经有些记不清他是谁。
    可见他身上服饰和头上的花翎,又明白他身份不一般。
    舜安彦没矫情,他先一步拱手行了平礼,“曹大人、李大人,舜安彦有礼。”
    这时两人才恍然大悟,李煦为人更圆滑些,上前扶住他胳臂说:“原来是小佟大人,久仰久仰。我可记得上次南巡您立了大功受了伤,当时曹大人给我写信,我还从苏州送了金疮药去金陵。”
    “我当时昏迷并不知道,在这里补谢李大人了。”
    “诶,不客气不客气。”李煦连连摆手,又转头和曹寅说,“万岁爷之前提起过,没想到真人一见竟然如此英姿挺拔。”
    曹寅稳重,淡笑了下说:“旭东,别打扰小佟大人了,万岁爷还在里头等他呢。”
    “是是是,小佟大人快进去吧,万岁爷在等您。”
    舜安彦心里咯噔了下,只觉刚才那些安慰自己的话都化作了乌云。
    他早有耳闻的是,曹寅和李煦在南方不但统筹着织造和盐务,更有一半经历用在给康熙做探子上,小的如官员的私事,普通的如各地官员的实绩,而大的则是探听南明余党及天地会等。
    他摆烂了几个月,早就在御前没什么剩下的差事了,这曹李二人上来就说康熙在等他,只可能是某群人死灰复燃。
    舜安彦赶忙走进龙船船舱,里面康熙穿着青色褂子,坐在半开的窗边摆弄着一盘棋局。
    见他来了,也不要他跪下请安,直接招呼他上前。
    “来来来,会不会下棋,陪朕摆一盘。”
    “奴才棋艺不甚精妙。”
    “无事,朕就是得了一本棋谱,曹寅从金陵找来的古本,乃高手所留,你来陪朕摆着玩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