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灾囤货求生日常 第190节(第 1 / 5 页)
    没办法,盐湖都被接连的天灾给毁了,井盐和矿盐的开采多数地区都是有心无力,只有海盐来得最方便,成本也最低。
    都这时候了,那些粗糙的海盐究竟健不健康也没人会去计较。
    少量摄入粗海盐总比长时间没盐吃要健康吧。
    还有西北地区那些的生命力顽强的油料作物,华北地区的煤矿,南方地区那些末世后更加诡异的丛林里的动物们,以及用它们的皮毛、油脂制作出的各种产品,在西郊中转站的交易区里都能见到。
    唯一的缺点就是贵。
    谁让这些东西都是倒了无数遍手才到南市来的呢。
    想做长途生意,利润有多大,需要的成本和风险就有多高,一不小心就是连人带物资一起葬在半路上。
    等到这些商队的资本和跑商经验都累积起来了,跑长途的行商才会变多。
    至于现在?
    大家还是更热衷于薄利多销,把商品快速脱手,而后就是一道道地转卖。
    像江暮云碰到的那种从湘市来的商队,是属于极少数情况。
    人家要不是本身就有北上的意愿,这会儿肯定不可能冒险远行。
    同样的,楚不闻碰到的那群从北方来的商队也是一样。
    也算是他们挑人搭话的时候下手精准,专找远道而来的商队,打探到的消息才会这么全面。
    有了这些信息,他们在后续的物资交换中,也就知道和什么人要谈什么价了。
    不过要开始物资交换也不是现在。
    现在人多少都有点蹲傻子的心态,想着能不能找个不了解行情的捞一笔,所以谈价不大好谈。
    等再过一段时间,大家都把情况摸得差不多了,蹲傻子的商队要么成功走人,要么等不起了的时候他们再去谈,肯定能拿到更好的价格。
    反正他们在中转站有房,整个中转站内除了孟三和于连长之外,没人比他们更能等得起。
    正好趁着这段时间,他们可以先把自家的安全系统给布置齐全。
    江暮云决定第二天就去南山拜访一下于连长,并以中转站小股东的身份,对设计出了武器保管箱的那位技术大佬表示一下感谢。
    技术大佬是一位瘦巴巴的老人,只说让江暮云叫他李老头就行。
    李老头的眼皮耷拉,腰背躬得厉害,看上去没什么精神,说话有些口吃,发音还含混不清,与人交谈时很是费力,所以不大爱开口说话。
    江暮云知道李老头有个小孙女,当初他会给西郊基地的那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