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贵妇 第171节(第 2 / 4 页)
能因为皇祖父不在就偷懒,知道吗?”
八郎想起来了,点点头,去抓住循哥儿的手道:“走吧,咱们去学宫了。”
循哥儿看看娘亲妹妹,跟着八郎走了。
殷蕙看着小儿子的背影,心里有点酸,又有点期盼。
孩子们各有性情,衡哥儿可能是家里的长子,第一次去学堂时没有同房的兄弟姐妹陪着,很快就学会了独立。循哥儿不一样,他本来就黏哥哥,后来又一直跟着哥哥进宫读书,形影不离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有哥哥护着照顾,兄弟感情是好了,却也导致循哥儿有点过度依赖哥哥。
衡哥儿走了,循哥儿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但殷蕙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让循哥儿学会独当一面。
既然都进宫了,殷蕙先带着宁姐儿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徐清婉、眉姐儿也在。
宁姐儿朝皇祖母、大伯母行过礼,就凑到眉姐儿身边了。
一眨眼,眉姐儿都十五岁了,从小就是个温柔可亲的姐姐,对底下的弟弟们都很照顾。
“阿蕙今日怎么想到过来了?”徐皇后笑着问。
殷蕙面带无奈地解释道:“七郎第一次跟五郎分开,我怕他不习惯,便来送送。”
徐清婉都有些惊讶殷蕙对七郎的溺爱。她一直觉得,五郎、七郎被殷蕙教养得都很懂事,几乎挑不出任何错,不像她的三郎有时候还顽皮捣蛋让她头疼。因此,徐清婉便认定殷蕙对孩子们的教养是比较严格的,没想到七郎都九岁了,殷蕙竟然还要送他来读书。
徐皇后只在殷蕙身上看到了一片慈母心肠。
这样的母亲,对孩子们少了那种功利性的期待,也就不会严格制定什么规矩,一切都以孩子的情绪为重。
换成徐皇后,她绝不会亲自送这个年纪的孩子进宫,哪怕孩子会忐忑,她也会逼着孩子勇敢地走出那一步。
两种教养方式,难分谁对谁错,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
又聊了聊永平帝他们这会儿大概到了哪里,殷蕙就带着宁姐儿告退了,再去咸福宫陪陪婆婆。
她走了,徐皇后调侃徐清婉道:“你还舍不得大郎、三郎,难得两个孩子都出门了,你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不然就得像阿蕙那样,还要操心一个。”
六郎毕竟是庶子,徐清婉只要安排下人照看好六郎的起居就行,功课上无须费心,至于孟姨娘的次子十郎、两位侧妃那边新生的一子一女,也都还小,都还留在生母身边。
徐清婉看看眉姐儿,笑道:“母亲忘
八郎想起来了,点点头,去抓住循哥儿的手道:“走吧,咱们去学宫了。”
循哥儿看看娘亲妹妹,跟着八郎走了。
殷蕙看着小儿子的背影,心里有点酸,又有点期盼。
孩子们各有性情,衡哥儿可能是家里的长子,第一次去学堂时没有同房的兄弟姐妹陪着,很快就学会了独立。循哥儿不一样,他本来就黏哥哥,后来又一直跟着哥哥进宫读书,形影不离的,遇到什么事情都有哥哥护着照顾,兄弟感情是好了,却也导致循哥儿有点过度依赖哥哥。
衡哥儿走了,循哥儿肯定要适应一段时间,但殷蕙也希望通过这次机会,让循哥儿学会独当一面。
既然都进宫了,殷蕙先带着宁姐儿去坤宁宫给徐皇后请安。
徐清婉、眉姐儿也在。
宁姐儿朝皇祖母、大伯母行过礼,就凑到眉姐儿身边了。
一眨眼,眉姐儿都十五岁了,从小就是个温柔可亲的姐姐,对底下的弟弟们都很照顾。
“阿蕙今日怎么想到过来了?”徐皇后笑着问。
殷蕙面带无奈地解释道:“七郎第一次跟五郎分开,我怕他不习惯,便来送送。”
徐清婉都有些惊讶殷蕙对七郎的溺爱。她一直觉得,五郎、七郎被殷蕙教养得都很懂事,几乎挑不出任何错,不像她的三郎有时候还顽皮捣蛋让她头疼。因此,徐清婉便认定殷蕙对孩子们的教养是比较严格的,没想到七郎都九岁了,殷蕙竟然还要送他来读书。
徐皇后只在殷蕙身上看到了一片慈母心肠。
这样的母亲,对孩子们少了那种功利性的期待,也就不会严格制定什么规矩,一切都以孩子的情绪为重。
换成徐皇后,她绝不会亲自送这个年纪的孩子进宫,哪怕孩子会忐忑,她也会逼着孩子勇敢地走出那一步。
两种教养方式,难分谁对谁错,各自的选择不同罢了。
又聊了聊永平帝他们这会儿大概到了哪里,殷蕙就带着宁姐儿告退了,再去咸福宫陪陪婆婆。
她走了,徐皇后调侃徐清婉道:“你还舍不得大郎、三郎,难得两个孩子都出门了,你正好可以好好休息休息,不然就得像阿蕙那样,还要操心一个。”
六郎毕竟是庶子,徐清婉只要安排下人照看好六郎的起居就行,功课上无须费心,至于孟姨娘的次子十郎、两位侧妃那边新生的一子一女,也都还小,都还留在生母身边。
徐清婉看看眉姐儿,笑道:“母亲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