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纨绔不读书 第23节(第 4 / 6 页)
,挡住齐鸢的视线,看样是怕齐鸢抄袭。
    他这番动作,惹得后面和两侧的人都纷纷朝俩人看了过来。
    齐鸢心中只觉好笑,暗自摇头,将答好的卷子放一边晾着,去看第二题。
    第二题的“野人也”是出自《论语》。原句为“子曰:‘先进于礼乐,野人也; 后进于礼乐,君子也。如用之,则吾从先进。’”。
    “先进于礼乐”是指先学礼乐再做官,乃是平民,“后进于礼乐”是指先做官再学礼乐,即贵族世家子弟。若从两者之中择人,孔子选前者。
    题目是出自先进一章,然《论语·雍也》中有云,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孔子既先讲出时人之言,自己却又选择“野人”,从“先进”,显然是重质轻文,存雅之思。
    齐鸢思索片刻,正要提笔,就听前面似乎有人在低声啜泣。那声音显然是克制过的,但考场过于肃静,周围人仍是忍不住抬头看了过去。
    齐鸢也抬头,看了会儿才发现就是自己斜前方的一个儒童,看着年纪比自己大一点,双手抓着一根断笔抽噎不止。
    巡场胥吏经过,见状却也只能摇摇头,笔墨等物是考生自带的,虽说知县那若有多余毛笔,看到后或许能借给他一根,但现在桂提学在场,谁不是胆战心惊的,哪敢提这个?
    更何况洪知县向来严厉,若县试能给笔给墨,那以后呢?府试、道试、乡试、会试一道道下去可都是越来越严的,真等大比之时,别说给毛笔,就是多看你几眼都怕被人怀疑徇私舞弊呢。
    胥吏只能慨叹那人倒霉,好好的,没见过谁的毛笔会从下面断裂的。更何况这人的文章刚刚做完,都是草稿纸上,现在卷纸还一字未答呢!
    县试考试只有一个白天,不许点灯,天黑时必须交卷。这人要是一直等不到毛笔,那这次可就白来了。
    一旁又有几个生童陆续交卷,断笔的考生满怀希冀地望着他们,然而眼看着过去的人一个接一个,竟都没一个理他,愿意将用完的笔借给他。
    齐鸢愣了下,看看那个考生,又看了看自己考篮里多余的两支。在胥吏转身的时候,瞅准空子将自己的留青竹雕的貂毫笔从桌下一丢,眼看着那支金贵的毛笔骨碌碌滚了过去。
    倒霉的考生正低头哭着,就见地上滚来一支新笔,他将信将疑地低头捡起来,拿手里一看不由惊了。貂毫笔!下意识回头,后面众人却都在低头答题。胥吏正好看到他转身,立刻严肃地敲了敲他的桌面。
    这考生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