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纨绔不读书 第1节(第 2 / 6 页)
根可移,扬州芍药应羞死”,愣是千里迢迢从蜀地移栽了上百株海棠过来,耗资巨万,令人咋舌。
    三来便是这齐方祖的小儿子齐鸢。
    这位十六岁的小少爷生在锦绣堆里,爹疼娘爱,衣食无缺,自幼便骄纵成性,浮浪子弟的勾当一学就会,诗书制艺却全然不通。这么大的人了三字经也没背熟,是个标准的败家子。又因其整日的鲜衣怒马,一掷千金,因此有个“扬州第一小纨绔”的外号。
    崔大夫去年有次出诊,正遇到齐鸢带一帮纨绔去游湖,衣马仆从前呼后拥,不仅包了附近的船只不许别人玩耍,就连码头周围卖吃食冷饮的摊子也全都买了下来,以免外人扰了他们兴致。
    他那时远远望去,只瞅见一个穿红衣的张扬背影,被众人拥护其中,自此对齐府的阔绰有了深刻印象。
    这么有钱的人家竟然请自己过来?
    要知道他们聚生堂从来只给城西的穷苦人家看病,店中也无名贵药品,便是城西稍微体面些的人家也是去普济堂等处的。而且自己年方二十,虽自认医术不错,但到底年轻,资历也浅,齐府大老远地找自己来做什么?
    奇怪,太奇怪了。
    小厮又轻斥一声,赶着马匹转了向,不多会儿,马车在齐宅后门停下。后门处显然早有下人候着了,立刻开门,恭恭敬敬地跑过来请崔大夫下了车,又有个穿着湖绿色褙子的姑娘领他进去。
    崔大夫看这姑娘绸衣罗裙皆为娇贵面料,容貌端丽,旁人也对她格外十分敬重,称呼她银霜姐姐,便知这位应当是个格外体面的大丫鬟。再瞅这后门的窄路直通后宅,不由在心里犯起了嘀咕。
    豪门大院里是非多,自己可不能稀里糊涂地就这样进去。他想到这,便把脚步略停了停,拱手问:“敢问姑娘,这病人是府上的什么人?”
    银霜回头,见这位年轻大夫面色狐疑,也暗中打量了他一番,随后才解释:“是我们府上的小少爷。”
    崔大夫一愣:“小少爷?可是齐鸢齐小公子?”
    “正是。”银霜又看了他一眼,道:“小少爷前几天溺了水,病状凶险,差点就去了。这几日大夫请了几波,但各个说法都不一样,叫人心里没底。说来也巧,我们铺子里有位新伙计,以前找崔奉议看过诊,知道您精通医理,所以大老远请您跑了这一趟。”
    崔家世代行医,崔大夫的曾祖父、祖父曾都做过奉议大夫,因此被病家们尊称为“崔奉议”。后来的子孙虽没能做官,但邻里邻居喊习惯了,便一直这样乱称呼了下来,但也仅限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