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第 2 / 3 页)
   “你这就是知道吃!行,知道吃也挺好,挺好!”
    洪生家有两间房,准确的来说,也叫窑,屋内顶上是半圆拱型,内墙上又是泥坯又是泥,一层一层,所以墙壁足有多半米厚,左边一间,他爷爷奶奶活着的时候,是他们住,出来一条两米宽的廊叫外间,做厨房用,外间右边是他父母活着时候,一家三口住,如今,他住一间,另一间堆得些杂物;别看这房子不起眼,老一辈的智慧全在里面,房子墙厚,冬天保暖,夏天抗暑;洪生将另一间腾出半个炕,拍一拍枕头对年青人说,
    “你就睡这儿哇!”
    第二天天气放晴,洪生拿了麻袋准备就下地,这玉米也能收了;村里的布局很是简单,一条道,左右两边都是人家,老一辈说,以前这桥头村,就是一条河沟,搬来的第一户人家姓王,后来这王家在这儿繁衍生息,祖祖辈辈,便成了现在的村,所以现在桥头村大部分都姓王,家家都能多少攀点本家亲;桥头村以大队(村委会)为界,三十来户人家分为沟里头和沟外头,洪生家住沟里头,那个病媳妇来前,洪生家还养过一头驴,后来为给媳妇看病,驴也卖了,每到春耕秋收,便只能去沟外头他二爷爷家借,二爷爷年纪和他父亲差不多,不过辈份高,所以叫声爷爷;洪生一出门,年青人就屁股后面跟上了,不远也不近,有个陌生人,大伙儿见着了好奇的打量两眼,有人问,
    “洪生,你家来亲戚了?”
    洪生笑笑说,
    “不是!”
    “这后生(年青人的意思)是谁了,咋没见过了?”
    “半山住的那娃子!”
    “就是半山上那愣子?”
    洪生嗯了一声;有人又问了,
    “洪生你这是把他洗涮干净准备养他呀?”
    “多双筷子,不费劲儿!”
    “哎呀洪生可好心了!”
    “这愣子不像咱这儿的人么,洗干净了白冻冻(夸一个人白的意思)的,也是个好后生!”
    “哦,可惜愣了,不然能跑咱们这儿?”
    人们七嘴八舌的议论着,洗干净的年青人,又为村里无聊的人们献上了一天可供消遣的话题。
    作者有话要说:
    ☆、王乐生
    秋收结束后,天气仿佛一下就凉了,这天洪生吃过早饭,收拾完院子就跟年青人说,
    “今天我带你到四老爷家,让他给你取个名字!”
    “噢!”
    年青人学着他们这儿的口音答了一声,从第一次见面到现在,小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