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第 3 / 4 页)
身大家,却自幼被拐子拐走,明明一母同胞,姐姐嫁到这荣华富贵的尚书府,弟弟却长在商户家里,同人不同命啊。”
    讨要东西不成,卢氏又开始哭诉。
    说起来海氏乃是江南知府家的嫡女,这海家有一子一女,小儿子三岁的时候,过年庙会,家丁没看住,小儿子被拐自拐跑。
    这一丢就是几十年,海家两老都已去世。到前两年,在李尚书的帮助下,才找到海氏的弟弟。
    两家认亲之后,一直有所来往。
    因为弟弟的遭遇,海氏对弟弟家一向多有宽容,但凡弟弟的媳妇儿看上什么物件,是从不吝啬。
    但李宛瑶知道,嫡母的大度并未给两家带来亲情。李宛瑶还记得,她嫁给海闻之后,这卢氏是怎么天天咒骂嫡母,觉得嫡母有家财万贯,给她那些东西纯粹是打发叫花子。
    当时还是新妇的李宛瑶,气的直接跟卢氏理论,结果自然是不欢而散,她在海家的处境也愈发艰难。
    不过这都是上辈子的事了。
    如今有她在,海氏决不能再占嫡母的便宜。
    就算是嫡母的弟弟可怜,那跟嫡母又有何干系,何必要嫡母来还这份债。
    再说了,嫡母跟父亲,帮海家的还少吗?
    眼看卢氏的话,又要让嫡母难过,李宛瑶剥了个果子,喂给嫡母吃。
    她缓缓开口:“这马上就要年关,舅妈就算是哭,也该回家哭,何必在我家找晦气。”
    海氏想要说话,但嘴里还吃着东西,总不好现在开口,只能先把果子咽下再讲。
    就这一会的功夫,卢氏见李宛瑶说的不好听,马上也不哭了,对李宛瑶道:“你个没娘的小东西,这里哪有你说话的份,一点规矩都不懂。”
    话音落下,李宛瑶眼圈马上红了,大颗的泪珠滴到海氏的手背上。
    小小的姑娘,一声不吭,抿着嘴掉眼泪,红色的眼角显得她愈发可怜。
    青娘赶紧上前哄着:“四小姐莫哭了,何必在意这种浑话。”
    海氏也气的发抖,李宛瑶自幼在她身边长大,卢氏这是什么意思。
    “好孩子,别哭了,你舅妈瞎说的,我就是你的娘亲。”说完,海氏眼圈也有点红,看着卢氏厉声道,“她小小的孩子,说话没轻没重,你也是孩子吗?平白这些话激她做什么。我也乏了,卢弟妹还是先回吧。”
    这眼看就到晌午,不留饭就赶人出门,已经是很不留情面。
    海氏抱着李宛瑶小声哄着,婆子丫鬟也上前安慰,那卢氏暗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