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19(第 2 / 3 页)
着以前见过的雪人的样子,琳琅一边就从博物架上拿了个唐代的陶像。
    那陶像是个很丰满的唐代仕女,露着胸梳着抓髻,圆脸上一双眯眯眼,双手还交叉抱于胸前(这个叫叉手,在唐代相当于万福礼)
    选好后,琳琅就提前把陶像给了张小桂,让他随意发挥。
    她原话是说:“你不用想太多,觉得怎么好看,怎么好堆就怎么堆吧。”
    结果,在她面前堆出来的雪人是这样的:
    个子比瘦高的张小桂还高出一个头去,兼且膀粗腰圆,‘脸上’用炭粉画了两道粗粗的眯眯眼,胸口更是超级丰满。
    用一句话形容就是——盅大的拳头,斗大的胸。
    哈哈哈,琳琅看得那叫一个好笑啊。红苕茴香她们也是笑得不行,笑点最低的钟嬷嬷更是笑得都捧肚子直叫疼。
    真是谁都没想到,张小桂居然这么有艺术细胞,简直神还原了那个唐代陶像的所有特点!
    见主子这么高兴,张小桂也就一脸欢喜的过来跪下讨赏。
    琳琅一边还在笑,一边就叫红苕去现拿一个金元宝来赏他。
    还没等张小桂喜滋滋的接了金元宝,刘得淳却是有些匆忙的来了。
    “什么事啊?”她问道。
    “瑜主子,永寿宫那边……皇贵妃没了。”
    琳琅听得一愣。
    谁知刘得淳又道:“长春宫那边……安嫔也没了。”
    琳琅不由就啊了一声。
    自从因为乱传谣言恶了孝庄被禁于永寿宫后,皇贵妃就再也没出来过。等孝庄去了,永寿宫也一直是准入不准出的半解禁状态,佟家人和四阿哥倒是不时就进去看她。
    其实,孝庄刚去世那会,宫里曾吹过一阵风,说是皇贵妃也病重了,马上就要跟着太皇太后的尊驾去了。
    这话可不好听。贵妃赶紧找了几个话头子狠狠打了一顿,然后也就没人敢再传这话了。
    过了一年,到这会宫里又开始风传安嫔的日子没几天了,可这次还没等到四妃出手灭谣言,安嫔却是真的没了,皇贵妃竟然也跟着她一起走了。
    第158章 阿哥们
    皇贵妃这一走,半天不到宫里就挂了白,当然不是全宫都挂,也就永寿宫和设为殡宫的斋宫立时卸红挂白。
    其余的宫殿按着规矩只用在宫门前挂起两个白灯笼,表表意思就行了。
    咸福门前,桂嬷嬷亲自看着一个身手灵活的小太监踩着梯子把咸福宫的白灯笼给挂上了。
    这时正刮大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