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反派有难同当之后 第136节(第 2 / 4 页)
写信,飞鸽传书给柴兴他们,再次叮嘱他们务必要善待宗氏父子,善待当时士族和百姓,反正主旨就一个:□□,和谐共处。
    沈鉴云已匆匆先赶过去了,巴地事宜就交给他处理。
    赵徵当然是留驻大军的。
    大军绝大部分都是步兵,走不快,且既然梓州一下,就不需
    再让军士们绷着去急行军了。
    梓州下得如此之快,快得简直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包括皇帝。
    就在沈鉴云刚刚快马离去的当天,皇帝率大军急行军刚好赶上赵徵大军。
    那是个傍晚,夕阳残红如血。
    赵徵不疾不徐,率钟离孤柴武毅吕衍等将放马迎了出来。
    皇帝一身暗金重铠,与鲜红帅氅猎猎而飞的赵徵在小别不足半月之后,再度会面。
    这次再见,皇帝脸上已没了先前让赵徵无比恶心的和蔼慈祥。
    双方目光一触,凌厉而峥嵘。
    ……
    日近黄昏,双方都停下安营扎寨。
    伙房的热火朝天,和普通兵士闻听捷报后的兴高采烈之下,掩盖的是高层的暗流汹涌。
    战策其实不用怎么商议的,兵贵神速,既巴地已下,南渡进军越快越好!
    结合现今局势,南渡第一战当选江眠。
    江眠位于大江迂回折点,是南梁临江最重要的要塞之一,也是巴地高处水师顺江而下遭遇的第一个南梁军事要塞。
    现在巴地已投于赵徵,皇帝虽急令文臣武将往梓州,但落后一步,柴兴等人肯定已将梓州牢牢钳制于手,除非撕破脸,否则抠不出来的。
    正如赵徵有顾忌,皇帝也一样,现在两人都不会撕破脸。
    最终,定下两路主攻,一路因皇帝所在而称之为正面主攻的御驾大军。皇帝不再继续西去了,而是直奔大江,将在北岸正面攻伐江眠。
    而赵徵则会继续西去抵达巴地,率军乘战船自梓州顺江东下,直冲江眠。
    因为名分,梓州一路称之为侧面主攻。
    但其实,赵徵的攻击力道并不会逊色于皇帝。
    不管兵力,还是战船。
    抢先得到巴地,他同时得到的还有数量并不小的梓州战船和水师。
    原来皇帝水师和战船都要胜于赵徵不小。因为他是皇帝,全国物资由他调度差遣,打造战船和训练水师起来,自然是会比有身份掣肘的钟离孤几人有优势得多的。
    可得了梓州之
    后,这种情况就发生了改变,赵徵目前的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