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夜回信 第103节(第 1 / 4 页)
    而是带着满身的荣耀,勋章和伤病。
    在二十六岁这一年,选择离开了自己矢志忠诚的队伍。
    二十七岁。
    他用自己多年的积蓄在南方创办了一家警用器材公司。
    但毕竟他本也不是做生意的材料,更不擅长和商人打交道。
    几年算下来,生意也顶多只能算是做得不温不火,小赚不赔——倒是叶家那位老太太,听说了之后,经常暗地里派人给他递些数额不小的单子。
    自从去年她重病,而解凛以某个条件与叶南生做了交换,答应回去见老太太一面之后。
    这位老人情况稍有好转,便似乎又想起了他这个多年来被丢在一旁的亲孙子。明里暗里提了很多次,希望他能够回来接管一部分家族的产业。
    这种递单子的行为,亦当然可以视为一种主动的示好。
    他看在眼里,却没点破也没接,依旧还是满世界到处跑——
    是了。
    他后来的好几年,一直循着叶南生高薪聘用的各国侦探的线索,来回奔波于金三角、旧金山、温哥华等地。这也是当初他和叶南生交换的唯一条件。
    至于成立公司的初衷。
    他不爱做生意,不爱打交道,原本也只是听了旁人的建议,希望老迟未来养老能有个倚靠罢了。这样,不管他或迟雪在不在,老人总还有个稳定的收入来源。
    尤其是老街拆迁之后,诊所也在年后关了门。
    他不想老人家整天闲得无聊,闲下来就会想女儿,就会哭。因此想给老迟找个工作的地方,要安全,也要不那么累。选来选去都不满意,最后索性自己开了个公司,就让老迟每天在里头转悠转悠也挺好。
    公司的具体业务也不用操心。
    他在国内的时候,会亲力亲为操持。
    他不在国内的时候,则交给专业经理人来打理。
    每年年底,他就把进账的钱一分为二。
    七成交给老迟养老。
    至于剩下的三成,出门在外花钱的地方也确实多,他留着以备不时之需。
    如此这般,竟也不知不觉过去几年。
    陈之华如人间蒸发,遍寻不着,而他也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不管不顾大海捞针。
    所有疑似出现过黄玉或陈之华踪迹的地方,都意味着迟雪有可能会出现。
    于是他就那样固执的,只要有消息,就一个接着一个地方找过去。
    然后,一次又一次地扑空。
    一次又一次地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