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与关于本书的一切(第 2 / 2 页)
苏鲁风格最有魅力的未知和恐惧气氛就荡然无存。
    所以我在权衡之后决定在故事中解开人物身上的谜团,但保留世界观中的谜团。
    犹抱琵琶半遮面,才是最合适的程度。
    问:这本书中的人物塑造都很随便,不能给人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故意为之。
    我在写这本书的时候甚至自己都不记得里面每个人的职业。
    因为全员工具人,他们出现在本书中的目的就是要在某个合适的时机去死一死。
    (在此鸣谢于本书中出场的所有龙套读者同志。)
    没错,所有人都是龙套。
    问:时间循环是预定结局之一吗?
    不是,从来都不是。
    时间循环纯粹是挖出来的坑让大家踩的。
    问:崖香不是默予的分裂人格吗?
    不是。
    她为什么总不出现?因为她的作息和其他人不一样,这一点书中提到过,卡西尼站内的人员作息时间是分开且平行的。
    以为她是分裂人格的读者同学,成功地踩坑了。
    问:有实体版吗?
    有。
    问:有漫画版吗?
    有。
    问:还有什么想说的?
    支持正版秋梨膏。
    好,那么关于十四亿公里之外那座科考站的故事到此就结束了,江子、胡董海、万凯、梁敬、楼齐、默予、崖香,木木、葛梓、史腾、刘培茄、岱岳、卓识,他们也都该谢幕退场了。
    来,站一排,深鞠躬——!
    再鞠躬!
    大白:还有我——!
    同志们,咱们下本书再见!
    ·
    ·
    ·
    下本书叫什么?
    《我们生活在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