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1945 第29节(第 2 / 4 页)

    老李心里一惊,回头往后面看去。
    复又跟较着劲似的,道:“找回来干什么?工资都要发不了了。”
    周总旁边的那个胖胖的年轻人,立马笑道:“李厂长,我们周总让你找就找,我们来不就是替你解决问题来了。”
    老李依旧不能相信。
    转回去说:“就算拿钱发了工资又如何,不光是资金问题。我在生产线上这么多年。从十几年前拼命提高产量,想办法增加效率,机器、人工,哪一样我都敢说没有问题,可这办不下去就是办不下去。”
    老李心里门清,两年前甫城就作为转型的第一个地方首当其冲。
    本以为有救了,后来却又不了了之。
    他没指望这个年轻周总能看清问题根本,无非就是和上边老总有关系,下来体验生活来了。
    结果他听见周声说。
    “人麻烦李厂长先尽力找,能回来多少算多少。”
    “据我所知年前遣散的那批人都是工厂老人了,他们对于电子、新科技技术等领域都很陌生,但却是一批最有老技术的骨干人才。下午我约了一家机械生产公司谈合作,这事儿只能麻烦李厂长代劳了。”
    老李甚至顾不上失态。
    再次转头看着周声,皱眉问:“你说认真的?”
    周声笑笑:“真正有能力的人,我一定不让他们真失业。”
    老李搓了搓手,心里再次燃起一簇火苗。
    他是一个老厂长了,如今连工人的生存都保障不了,他有愧。
    眼前这个年轻人的话,让他又有了丝些微的期许。
    他想,万一呢。
    老李坐在前排,没再回头,只是仓促地点点头应下。
    “好,那我去联系。”
    所谓开疆扩土,又哪是真的那么容易。
    周声从落地甫城的那天开始,连安排的住所都没来得及去,就马不停蹄开始了工作。
    下到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那种感觉就跟当年仓促接手周家产业差不多。
    忙碌但不虚度。
    脚踩在地上,一步一步,心无旁骛且足够踏实。
    这种把东西一点点握在手里的过程,不像上辈子最后那几年,所有人在黑暗里摸索前行,看不见明天在哪里。时代不一样了,实业利民,每一步都看得见效果。
    周声好似不觉得疲累。
    但他的工作强度实实在在吓到了许朝和钱盛他们。
    到了甫城半个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