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来自1945 第11节(第 3 / 4 页)
于这个身体切不断的血缘关系,是源自他骨子里的教养。
    半个小时后,周启淙的办公室。
    五十多岁的人坐在办公桌后面,面色僵硬地问了一句:“身体怎么样?”
    “还不错。”周声不欲多说。
    周启淙皱眉看了他两眼。如果周声还是以前那个态度,他大可以像上次通话里那样教训他,把公司的境况,他婚姻关系的利弊一一说明,但现在这些话,他发现自己说不出口。
    承认一个父亲的软弱、逃避,错误,本就艰难。
    尤其是对上现在那双平静无比的眼睛,他觉得像是被一巴掌狠狠扇在了脸上。
    他最后没再提起这个话题,只是从抽屉里拿出一份文件。
    “这是你毕业的时候准备给你的那份任职合同,和你弟弟是一样的,既然愿意来上班了,那就好好干。”
    周声走过去把合同拿起来翻了翻。
    很快又放了回去。
    “怎么?嫌职位低?”周启淙抬头道。
    周声手指还按在合同上,看着周启淙说:“我记得公司前两年有一个西部战略计划,后来夭折了对吧,我想重启这个计划。”
    周启淙的眉眼瞬间锐利了起来。
    他说:“周声,开公司不靠你头脑发热就能做起来的,明白吗?”
    周声拖了个凳子坐下。
    又从包里拿出一份文件递上去,开口说:“公司目前已经到了疲软的末期,您应该很清楚,再继续这样下去无非两个结果,破产以及解散。两年前您试着挽救和改变,后来转型再次失败,计划搁置。储钦白的注资的确给了公司短暂的希望,但您更清楚,他并非为了从周氏获得利润。这个企业不过是他和盛宇集团博弈的最后一剂助推力,他赢得漂亮,如今随时可以抽身,但公司的命运一样无法改写。”
    周启淙翻开文件的时候,从一开始的随意到越来越认真。
    尤其是听见周声的话之后,他从文件里抬头,复杂地看着他说:“这些都是储钦白跟你说的?”
    这件事周声并没有打算隐瞒或者撒谎。
    “这都是我自己基于公司这些年的发展脉络简易得出的。您手里的也只是一个初步分析,具体的,还需要更详细的数据对比才能做。”
    周启淙的目光就更复杂了。
    他再继续往后翻。
    越翻越心惊。
    分析得很详尽,专业程度不比公司的数据分析师差。
    从行业比对,公司前景,市场定位与利弊,将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