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迫成名的小说家 第474节(第 2 / 5 页)
点小财,立马买了车,就想过年开回老家给人瞧瞧自家的本事。
    问起和王子惠的关系,他说:“我们俩是一个村的,这丫头去年没回家,她爹娘担心得很,托我照顾照顾。”
    警察问:“你有没有开车去找过她?”
    “就一回,请她吃饭,关照两句,别的没了。”吴兵当时挺紧张,“警官,这丫头不是犯了事儿吧?我和她可不熟啊,平常没啥联系。”
    警察当然不信。
    就这么一个嫌疑人,当然查个底朝天。
    结果吧,查出来了行贿,查出来了买凶杀人,还查出偷工减料以次充好,可不管怎么查,好像都和前面三起案子没关系。
    吴兵的车喝的汽油,鞋是42码,前几个月几乎天天应酬,喝得烂醉,哪有时间杀人抛尸?
    案子就这么陷入了僵局。
    而王子惠一案后,凶手虽然没被抓到踪迹,也偃旗息鼓,没有再动手。
    警力有限,不可能无限制投入下去,又过一月,慢慢淡了,再过半年,案卷也开始积灰。
    一年后,这起连环杀人焚尸案,便成为了无数悬案中的一个,渐渐无人提及。
    直到2007年,凶手再度出手,这一次,终于被警方抓住了尾巴。
    2007年1月,天寒地冻,和平市下了史无前例的大雪。
    可能就是这场雪破坏了凶手的计划,第五具尸体被发现时,居然只是被烧毁了外套和面容,尸体还保留完好。
    一晃近五年,刑侦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法医在这具尸体上,成功提取到了一些关键物证:鞋底沾有少量的榉木碎屑和香烟灰,胃里有不曾消化的汉堡、鸡肉和一些炸酥鱼,指甲沾到了颜料。
    经过对比,那是常见的丙烯颜料,加上残存的衣物料子很年轻,警方便猜测死者是美术学校的学生或老师。
    走访调查后,他们找到了符合条件的人。
    李小暖,美术学院大四的学生,几个月后就要毕业了,却还没找到工作,只接一些零碎的单子。
    这两天,她接了单子,为一家店铺画几幅大型墙画,每天早上八九点出去,晚上六七点回。
    案发前一天,她和往常一样,上午九点出门,却到熄灯还没回来。室友略微奇怪,但没有放心上,大学生夜不归宿很正常,她们以为她去了朋友家过夜。
    按照学校提供的体检报告,警方认为第五具尸体与李小暖的信息高度雷同,便采集了家属的dna,最终确认死者就是李小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