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99(第 2 / 2 页)
道理应该能安全到京,谁知途中遇到抢匪,原主与苏寻的丫鬟岑碧去寻地方解手,回来时,就听到了打杀声,两人连忙躲在暗处,看到镖局的人都被杀了,而苏寻撞到地上石头,血流不止,有个抢匪上前探了她的呼吸,说苏寻已经咽气了。
    抢匪们把尸体都搬上车打算运走不留下证据,只留了个已经散了架的马车。
    等到劫匪离开岑碧和原主才瘫软在地上,大哭,两人逃过一劫,而那封信和房契地契都藏在马车的夹层当中没被发现。
    原主和岑碧都是弱女子,无依无靠,拿着这笔巨款,反而会惹来横祸。正在两人惊慌之时,官府的人不知怎么的,路过此地看到了吓得没魂了的两人和现场满地的血迹。
    官府的人把她们带回了官府,并且询问她们的身份,原主刚要说出实情,就被岑碧拦住了。
    岑碧竟说原主就是苏寻,并且搬出了诚国公府。
    官府的人大惊,岑碧又拿出书信作证,于是原主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就被送去了诚国公府。
    路上原主问她为何在这么做,岑碧却哭着跪下求她帮忙,说是如果让人知道她没有保护好主子,自己一人独活,国公府的人是不会放过她的,就算是逃,如果苏寻没有去国公府,国公府也会派人寻找她们,迟早要找到她的,到那时,她也活不了了。
    所以她想出了假冒顶替的法子,求原主一定要帮她。
    原主和苏寻生的很像,甚至原主比苏寻更美,她虽出身不好,却很是聪慧,自幼跟着母亲学习,精通诗书,琴棋书画都有涉略,让她假装一个闺秀并不是痴人说梦的事,要不然岑碧也不敢这么做。
    而且原主与苏寻虽然有些差别,但诚国公府的人只见过七岁之前的苏寻,对现在的苏寻的了解都停留在她父母寄给燕家书信里描述的那样,没什么深入的了解。
    岑碧心想再加上有她的帮忙,原主肯定不会露馅,只要再国公府待上几年,嫁出去了,她们就能自由了。
    岑碧哭求着,又花言巧语地说只要原主答应,就能过上锦衣玉食的生活,要是去投奔情郎,只要她继母托人找来,还是会把她抓回去。
    原主脑子一热,就答应了。
    接下来的发展,证明了岑碧想的一点儿没错,原主到了诚国公府拿出信与燕老太太相认之后就住进了国公府。
    岑碧早就将这些年苏家,燕家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原主,基本上,苏寻知道的,岑碧都清楚,所以原主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