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第 1 / 4 页)
    ==第两百五十五章==
    当郑赟杰以及叶莒也下场后, 才真正奠基了反对一派的失败。
    这两人一人是嘉成帝手里的枪, 一个是其心腹, 也算是侧面代表了嘉成帝的态度。
    现如今早已不是十年前, 也许嘉成帝在朝堂上还做不到真正的一言堂, 可其威严已经深入人心。
    当嘉成帝开始表态了, 难免会有人踌躇掂量。
    有踌躇就有可趁之机, 趁着这个空档,改革派一鼓作气,群起而攻之, 终于定下择地试行的章程。
    这是折中之法,就好比当年定海开阜,先选一地试之, 这样就算有了疏漏, 也不怕会危害社稷。
    事成这一日,多少人夜不能寐, 多少人纵酒高歌。
    下面一些官员甚至组织了庆功宴, 汇聚一堂。
    薛庭儴自然是要到场的, 可看见大家高兴的模样, 他说不出这一战其实刚开始之言。
    事实上确实刚开始, 如若说沿海开阜损失的是极个别人的利益,提高商税是损失大昌最富裕一部分人群的利益。那么清丈土地, 整合赋税,则是侵害了数万数十万大小地主地方乡绅的利益。
    大昌乃是农耕之国, 其奠基之石便是下面万万人的农民而自古以来就有皇权不下县, 县下惟宗族和乡绅之说。乡绅代表的是无数农民,侵犯了他们的利益,随时可能激起民变。
    所以最难的并不是朝廷颁下制度,而是制度的推行和完善。
    可惜这一次薛庭儴不能身先士卒,深入地方,只能将此事分派下去,而他还有其他的事要做。
    *
    薛庭儴将此次的试点定在河南的开封,也就是张盛的治下。
    之所以会选在这里,是有许多考虑和顾虑的。
    河南一带初遭旱灾,百废待兴,且薛庭儴赈灾一举,在当地颇有名望。如若是他推行新政,不管能不能成,至少当地百姓不会抱着抵触之心。
    而张盛是个嫉恶如仇,心中颇有方正之人,也是个能臣。由他来推行,薛庭儴是能放心的。
    可在推行之前,还是做了许多工作。
    下发政令之前,张盛提前就招来治下各县县令,将朝廷的新政以及其中具体详细解说,并特意选中他所看重的一个县重点实施。
    阳武县就是这次推行的地方,县令孙海英为官清廉,受百姓爱戴。在接到上峰命令后,就将自己的亲信派往各乡各村广而告之,晓谕百姓。
    虽这些事当地里正便可以做,可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