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88(第 1 / 3 页)
    离的,步行二十多分钟的脚程。
    今年秋收之后那按了手印包产到户的那十几户农民获得了丰收,虽然也被批评了, 可这股风吹得全国农民人心不定,很多人上工的时候都没了原来的心思。
    像王叔他们这样放下土地除外打工的人回去之后,对那些人是影响很大的, 现在商品价格一再放开,从原先一块肥皂都要票, 到现在只有重要物资才规定凭票购买。
    钱的用处越来越大, 来城市里“淘金”的人自然也就越来越多,像是平城附近郊区的劳动力都大量涌入城内, 打短工的人要选择住的地方,比来比去自然就选了红灯笼客栈。
    虽然客栈这边看起来没有饭馆那边人来人往,可这边多数都是一群人定个大通铺住好一阵子的那种, 再加上有一体化的食堂吸引客人,客栈这边从一开始的月盈利四五百到后面迅速蹿至七八百。
    等到南边经济特区发展起来之后,连平城这边都有了南货北运进行私下倒卖的“倒爷”,位于东站这边的红灯笼客栈就更是生意兴旺起来了, 月盈利猛然超过一千五六,相信明年再用半年,买房装修的本钱就能捞回来了。
    下半年江河本校升了高中,成绩依旧稳坐第一,一直到十月里祁云跟江画眉攒够了钱,直接买了背后那户邻居家的四合院,把两个院子开了个门。
    祁云让江河把他的“补习班”干脆开到家里来,就在新院子那边整理出来的厢房里,也免得寒冬腊月的还要出门,至于这样一来就要出门的那些同学?想要学到知识么,当然要辛苦一点。
    江河也不再自己一个人教学了,靠祁云跟老班在清苑里的关系找到了几个自愿兼职挣零花钱的在校大学生,一时间这原本就是想要赚点零花钱的补课小班倒是办得有模有样起来。
    平安也成了补课班的固定“旁听生”,跟单独给他弄了个幼儿园似的,除了这个幼儿园是一周休息五天上课两天。
    平日里祁云他们还是住在原本的院子这边,主要是都习惯了,后面打通了院墙,就算是弄成了两边都开了门的双进四合院,后面以后用来待客,平日就整理出来弄成“后花园”。
    湖泊流水小桥假山花圃,这边的小院祁云也如愿种上了一棵老桂树,以后夏天就不怕蚊子了。
    “今年青年节要搞个内部奖项,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
    五月,祁云的最后一卷直接在全国卖出了第一个月十万本的数量,首次出版十五万本,南方各大城市直接售空,兴华出版社紧急印制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