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65(第 3 / 3 页)
二十二年
    这意思,孟千姿倒不陌生,山鬼的一些典籍,也有这种记法,简单来说,就是一些记述资料,因为纸页老旧或者损坏,需要将内容誊写到新的纸上,由于并不是什么传世的锦绣文章,一般并不需要一字不差,把意思讲清楚就可以,例如原先是文言文的,到了近代转录,可能就是大白话。
    民国二十二年的这次转录,显然更偏白话,不过本来嘛,先祖口述,口头上讲的东西,也不可能太过晦涩。
    第二列是况氏家训:况家儿孙,郎不出仕,女不外嫁,离土不离箱。
    若非知道了箱子的事,看到这最后一句,一定会莫名其妙,甚至以为是“离土不离乡”的错笔。
    边上又有一列备注:积年以来,况家外嫁者三,远走者七,一去杳然,再无音讯。
    孟千姿心下恻然,对于这些家规家训,难免会有违背或者反抗的,这“外嫁者三、远走者七”,估计都是病发死在外头了。
    正文开始之前,又有一列字,这列字显然不是先祖口述,而是不知道哪一代转录者添加的:课语讹言,梦中说梦,世代相传,姑妄听之。
    这意思是……
    孟千姿心里咯噔一声。
    况家的这则先祖口述,被孝子贤孙很用心地记述保存,但是,他们没当真?
    第128章 【22】
    再往下看,孟千姿很快就明白, 为什么后人的态度是恭谨传读, 但姑妄听之了。
    因为头一段话就是:况祖类神, 天帝工匠,擅以血为媒,开封箱器,天帝造宝箱百口,况氏独承四十。
    孟千姿这段日子以来, 也算得上是知情人,所以一遍就读懂了:这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