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546(第 1 / 3 页)
    吞天之势,我等时日无多,须将破釜沉舟,搏命一试。
    子夏兄曰:先人提及高士所言“身不能及,唯心可及”之语,许意指人之心念。佛家所言“世界微尘,因心成体;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又曰“以心转境,以念转物”,可见心念之力不容小觑。我等而今已至绝境,上天无路,入地无门,不若舍得一条性命,押下一场豪赌,直入鬼台,以念破境!
    崇阳兄笑曰:既如此,索性携手而入,齐唱,方当得起一“豪”字。
    众人皆抚掌大笑,齐声应是。
    此时只待入夜,生死将在旦夕。成功与否,无从先知,权且效先辈前驱,留书述情于后辈。
    我等所助有限,唯有二三赠言:无惧便无悲,无畏便无怖,人生终须得一死,何妨仰天笑三声!
    唱曰:清心如水,禅寂入定;微风无起,波澜不惊;
    我心无窍,天道酬勤;我义凛然,鬼魅不兴;
    我情豪溢,天地归心;我志扬迈,水起风生;
    清新治本,直道谋身;至性至善,大道天成。
    天道朗朗,邪不压正,但为苍生,我身何幸!
    ……
    ……有乾必有坤,有阴定有阳,既有,则必有。
    画中幻境所生诸处,皆为至阴之地,吾尝以厌胜之法制之,却不见效,想来乃九鼎未再现世之故。
    先贤以“阴经”命名之,当有其用意。阴经指向阴地,地下阴物每尝由此侵入,莫非阳经指向阳地,正与阴地相对?
    “阳”字亦有突出之意,而昆仑枢内突出之物,唯有入夜后方出现之鬼祭台。
    吾妄加揣之,为鬼指路,为人指路,阴经指向画中幻境生处,阳经指向昆仑枢处,而骨相指向昆仑枢处,则便是骨相。
    又,鬼祭台上图符与骨相有相似处,吾众尝拓于纸上,试拼成图,果不其然,得一舆图,图中显目处,与画中幻境所生处多有重合,是以,便是鬼祭台上祭图,鬼祭台上祭图,亦是。
    由此推知,含阴阳两阕,若阳阕为吾等阳间应劫十三人指路,则阴阕又为阴间谁人指路?
    吾等有一大胆揣测。
    会否,阴阳两界乃以昆仑枢为中轴,以大地为隔断,二者如临湖照影,相对存立?
    ……
    ……姓陈的布商不肯与我们登上祭台,张皇而逃,这日早上却出现在祭台消失处,这会子仍昏迷未醒。
    眼看着这谷能进不能出,这一遭儿怕是有死无生,若不能想出法子彻头彻尾将那阴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