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55(第 2 / 3 页)
   再到北宋, 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
    元末, 朱元璋在建康称帝,号大明,改元洪武。继而北伐,元廷遁走漠北,传国玉玺至此遗失。
    从这以后,明、清两朝大量制作玉玺,以减轻传国玉玺的重要性。
    其中明朝玉玺为二十四宝,满清入关之后,除交泰殿二十五宝日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刨去这些国玺之外,满清皇帝几乎都爱刻制私玺。
    尤其是乾隆皇帝,据传他一生共刻制宝玺达一千八百余方。
    所以玉玺的存世量还是极为可观的,加上眼下这个年代,国家在博物馆建设方面还是个空白,绝大部分珍奇的古董文物都散落在民间,因而要想找到一枚玉玺,说难不难,说容易却也不容易。
    好歹成翰飞是开当铺的,门路肯定不少,要不然宋逢辰也不会找上他。
    “宋先生怎么突然对玉玺有了兴趣?”成翰飞索性放下手中的茶盏,问道。
    宋逢辰搪塞道:“你也知道,我家那位就喜欢捣鼓这些文玩古董什么的,这不是再过两个月就是他的生日了吗,我想着给他准备一个惊喜来着。”
    “这样啊,”成翰飞挑了挑眉,“不知宋先生想要什么样的玉玺?”
    宋逢辰也不管成翰飞信不信,直说道:“清代的,最好是康雍乾三朝的。”
    “要多少?”成翰飞又问道。
    “至少三枚,国玺最好。”宋逢辰想了想,又说道:“越多越好。”
    反正这玩意多了也不膈手。
    听到这儿,又联想到宋逢辰的身份,成翰飞心底有了成算,虽然不清楚宋逢辰要这玉玺到底有什么用处。但他也是识趣之人,看宋逢辰的态度,明显是不想让人知道他的意图,因而他也就压下了深究的心思。
    成翰飞点了点头:“行,我找找看。”
    “那就麻烦成先生了。”宋逢辰也不白叫他帮忙,又说道:“正好,我家种的那株金银花前段时间又开了一茬花,得了些花苞,改天送点过来给成先生尝尝。”
    倒不是宋逢辰大方,谁让那金银花是他少数能拿得出手的东西呢。再加上他是诚心想交成翰飞这个朋友,毕竟多个朋友多条路不是。
    “好。”成翰飞满口答应,他想着,从宋逢辰手里漏出来的东西,总不会是凡品就是了。
    回到家,宋逢辰陪着徐舒简去了北门大街,年节将至,该是准备年货的时候了。
    街道上人来人往,一圈挤下来,宋逢辰脚下堆满了东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