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之都别碍着我捡漏 第445节(第 2 / 5 页)
老外在干嘛?
    那老外也感觉到初挽在看他,那眼神顿时提防起来,略侧过身去,仿佛怕初挽看到。
    初挽见此,也就收回目光,带着孩子,过去自家古玩店。
    一进去,便见有两个客人正看瓷器,杨瑞常招待着客人。
    他虽然不多话,但本分,说出话来丁是丁卯是卯的,但凡懂行的都知道他实在,这买卖倒是容易做。
    进去后,杨瑞常看到她,忙点头,初挽示意他继续招呼客人,她自己看看就是。
    初挽将两个孩子带到了后院,后院修了一处小花圃并秋千架,两个孩子一看到秋千架便扑过去了,他们穿着小皮袄和黄嫂自己纳的小棉鞋,鼓鼓囊囊的就跟个小棉球一样,围着那秋千转圈玩。
    初挽看他们那欢快的样子,笑了下,便让两个孩子玩着,她自己过去看看前面店铺情况。
    这时候客人已经走了,买了一件清朝的小碗,花了一万三。
    初挽看了看账目,记得那小碗还是以前和孙二爷分的那一批货,属于里面最不济的,也就勉强凑凑数,现在倒是好,随便就卖一万多了,这古玩圈真是捞钱的时代了,也怪不得大家都往里面挤。
    初挽看了看博古架,上面都是十几件年分浅的,清朝乾隆后面的。
    杨瑞常道:“之前钱经理的意思是,把这些年份浅的摆外面,里面放一个小内柜,那里面放好的,明朝的。”
    初挽点头:“这样也好。”
    现在一窝蜂来逛琉璃厂的,形形色色什么人都有,有土大款不懂装懂要挣钱的,也有文化分子懂行想捡漏的,当然更有发了财的铲子们。
    有些人其实根本不懂,也不知道规矩,来了后瞎胡闹,肯定不能直接往内柜里带,只能让他们先在外柜看年份浅的,如果客人来了嫌弃没好货,这个时候聊几句,试探试探,懂行的,才往里面带。
    古玩店除了瓷器,自然也经营别的,陶器,玉器,各样杂项,反正有什么卖什么,价格尽管往高了开。
    她这些年见到差不多的就收,到现在不说那些年份深的,很是存了一些好东西,就说康熙后年分浅的,也足足得三百多件了。
    随便一件都上万,关键这些还能慢慢涨。
    古玩这行,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有好东西在那里,成本低,都是几十块淘来的,现在卖起来哗啦啦的都是票子。
    初挽这么看了一圈后,问杨瑞常:“那孙二爷这几天来过这里吗?”
    杨瑞常:“前天来过,跑到咱这里看了一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