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37)(第 6 / 6 页)
让原本生疏的两个人会有一种已经和对方熟识了的错觉。
    这不,眼瞧着离八月十五已经没两日了,上供秋粮的日子已经迫在眉睫,他却才揽着了三百斤阳亩村的粮食,而得到韩仇两家的风声,人各准备了五百斤,他也实在是焦灼,眼瞧着郑江停登门了,索性把话头往秋收方向引了去。
    前些时候瞧见小郑收粮食,不知今年总的收成可好?
    倒还不错。
    那批上品米粮可是在阳亩村收的?
    郑江停先前听了村民的话,这事儿在城里已经传开了,知道时下想瞒也知道瞒不住,索性直言:是在阳亩村收了些好货。
    斜靠在凉椅上的胡劲鑫微微坐直了些身子:听说今年阳亩村的种子是在一户外县地主家买的,也不知事情真假,不过这些前去卖粮食的确实没在城里借粮。
    郑江停露出诧异的神情:噢?去外县借岂不是太折腾了些?
    去年灾荒,城里的大户积攒的粮食也不多,粮价抬的高,借粮条件也随之提了不少,老百姓借不起也是无法。倒也不一定是阳亩村的人寻去外县借的粮食,春季河水涨的高,上游县城的下来不过一日功夫,偶有时候别县的地主会搭便船到沿岸的村子小县城出借粮食和卖种子,咱们缙城地势四通八达,常有别县的人前来贩卖东西,倒是也不足为奇。
    郑江停道:那还真是机缘巧合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