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2)(第 4 / 6 页)
的事宜,若无熟人介绍,在城中的杂事栏上也是可以找到的。
    像招工啊,售卖宅子寻人一类的杂事,都可在杂事栏上去找,只是上头的信息有很多都不太准确,像酒楼宅院里已经招到了人也不会来撤贴下的告示,后头去的人可能就会扑个空。
    郑江停瞧了一眼层层叠叠贴满的告示,倒是瞧见了好几个要出租铺子的,经过一番筛选,在旺民街的只有五个,而其中有两张告示已经被其他的告示给掩住了大半,字迹都有些模糊了,显然是贴了很长一段时间,估计已经租出去了。
    看起来大抵能用的也就三张告示,他把地址一一给记了下来,挨着去找主家询问情况。
    因是大年初二,去了三家,一家主人不在,另一家铺子在年底已经租出去了,好在运气不错,最后一家主人在铺子也在。
    郑江停是在民巷里找着主家的,接待他的是个年过花甲的独居老大爷,老大爷大过年的未出门走亲访友,一个人空闲着,索性就直接领着他去看铺子。
    铺子在旺民街的街尾巴上,因在最末端,一眼儿就能发觉铺子比同街的铺面儿都要小上许多,而且不是传统的前铺后室,并不能住人。
    能不能住人郑江停倒是无所谓,毕竟他们在城里有屋舍,不必考虑住处。
    一番参观,郑江停道:我瞧着这铺子四处都干净,并不像闲置了许久的铺子,大爷,这铺子以前是做何营生的?
    前些年我和老伴儿在这儿卖酒,后头老伴儿去了,我又继续开了两年,去年病了一场身子骨儿大不如从前了,儿子吵着回来让我把铺子关了,若是不关就要把我接到春来县去。人老了,离不得土生土长的地儿,干脆就把铺子关了。
    郑江停听大爷叨叨了好一会儿,这才知道老大爷夫妻两人靠卖酒生意抚养儿子求学科考,早两年儿子做了官儿,在春来县里当县令去了,县令老爷想把大爷接到身边赡养,但老大爷一辈子生活在缙城,早已经习惯了这里的风土人情和一草一木,哪里还舍得离开。
    小兄弟若是瞧的上这铺子,我便收你六钱银子,也不收你多的。老汉我一个人过活,每月拿着租铺子的钱日子过的宽松。
    郑江停来之前打听过旺民街铺子租赁的价格,绝大部分是八钱到二两高低不等,大爷的铺子倒是低于普遍价格了,只不过低也有低的道理,在地段和铺面儿大小上,着实也是和别的铺子没得比。
    能找到合适的铺子不容易,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地段方面也好说,至于铺子大小,稍微改装一下,还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