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64)(第 2 / 6 页)
明白情况之后,两县县令都不想卷入邪术案件,把前来告状的中术者当作涉案证人一起哄到太守府。
    于是,本该由底下县令审结的小案子,全都风风火火地挤到了太守府,送到了乐时齐跟前。
    这种案子审起来毫无难度。爹带着儿子来衙门状告儿子不孝,诉求只是叫衙门打板子,也没有严重到要判死罪的地步,通常随便问几句就能审结爹说儿不孝,那儿子就是不孝。当儿子若是当堂反驳亲爹的话,那不就是不孝的铁证了吗?
    整个武兴城都知道乐太守是个大孝子,由他经手过的案子,但凡涉及人伦,那都是偏心尊长。
    这老者被儿子用邪术所害,被迫去挖了八个月的粪坑,受尽了委屈,跑来衙门告状也没想把儿子杀头,只是要求打板子,执堂的衙差都在准备行刑了。
    哪晓得乐时齐看着跪在堂下的于老幺,问道:你有何话说?
    于老幺也听说过乐太守的名声,这时候除了认罪,万万不敢抗辩。可他既然用剑诅咒父亲,早就存了弑父之心,对亲爹不可能有什么敬畏之心,不怎么甘愿地说道:小的生来就是他的儿,老父说儿不孝,儿便不孝,岂敢抗辩?
    乐时齐目光幽幽地盯着于老汉,问道:你家中另有三个儿子。纵然是他顽劣不驯,不受家教,你等父子四人难道还挟持不住他一个?今日到衙门状告幼子不孝,以国法惩戒于他,又是存了什么心思?
    这番话把所有人都问懵逼了。
    诚然父母把不孝子送到衙门打板子的事比较少见,却也不是没有。通常是在子嗣顽劣、父母无力管教的家庭发生。国法威严,把不听话不孝顺的忤逆之子送到衙门恐吓一番,很多时候就真的能达到管制的效果你再是年富力强能欺凌老弱父母,也有朝廷能治得住你。
    于老汉受了这么大的委屈,把儿子拉来衙门告状,要用国法惩戒儿子,完全合乎情理。
    乐时齐的问题倒是让人完全听不懂。
    乐太守到底想说什么?
    于老汉满眼困惑不解,无助地去看身边的衙差,想要弄明白乐太守的意图。
    乐时齐冷笑道:莫不是今日送孩子来衙门告了个不孝之罪,叫堂官文书记录在案,他日寻衅殴杀幼子,再来提堂陈情,正好借口不孝子屡教不改,无奈将他殴杀,以此脱罪?
    这番话没有任何证据,全然是诛心猜测。
    不说于老汉直接懵了,所有堂上执堂听审的衙差、文书,乃至于乐时齐的幕僚,全都懵了。
    跟在乐时齐身边的幕僚刚才也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