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78(第 2 / 3 页)
  班长开了个玩笑。
    林朝夕沉默了下,没有说她准备去,学校另外一个系所的事情。
    ——
    论文答辩这件事……林朝夕也没经历过。
    她觉得自己好像已经是个考棍了,可是当站在教室门口,看同学们一个个进去又出来,如丧考妣、面色凝重,她还是心跳加速口干舌燥。
    前一个同学出来后,后面的同学就疯狂打听老师究竟问了什么。
    哲学系学生有些特别有意思,那位女生沉默了半天,说:“老师对我参考用书有意见。”
    “有什么意见?”
    “沈老师觉得,我参考的李崇光先生第二版译本不如张零先先生的,但是王老师不同意,然后他们吵起来了。”
    走廊里静了下,老师们在教室里的争论声隐约传来。
    也不知道谁提了一嘴单子论,三位老师转而一起攻讦起莱布尼茨,10分钟后才开始叫“下一位”,林朝夕听得乐不可支。
    轮到她的时候,班里不少人已经完成答辩,勾肩搭背去喝小酒了。
    她饿着肚子走进小教室,照本宣科把毕业论文介绍背完。
    三位主持答辩的老师作品味状,然后很喜欢发表意见的沈老师咂了咂嘴,说:“背得挺熟”。
    “是背了挺久。”林朝夕笑了起来。
    问过了两个专业性问题后,老师也是聊累了,就开始和她闲扯:“毕业后准备去哪里?”
    “考研吧。”
    “林同学这个‘吧’字意味声长,准备考哪个教研室?”
    “准备考……”林朝夕本来想胡编,但看着三位老师,突然就说,“准备去学数学。”
    “哦,这样。”三位老师也是见过大世面的人,非常平静,“那说说哲学对你学习数学的帮助?”
    “我觉得,哲学在我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告诉我,人居然在试图理解这个世界,真的太不可思议了。”
    “这句话好像有点听上去耳熟,爱因斯坦?”
    林朝夕老脸一红。
    “再真诚一点。”老师说。
    “没什么帮助,这是两个独立学科,不相互影响也不应相互影响。”
    “维特根斯坦。”老师们互相看了几眼,沈老师砸了咂嘴,问:“那如何解释莱布尼茨既是哲学家又是数学家这一问题?”
    “沈老师这个命题有误。”旁边一位老师直接说道。
    接下来,三位老师又开始互相辩驳。从第三次数学危机到哥德尔不完备定理,他们偶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