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刘召求命晷(第 2 / 3 页)
里蜿蜒爬行,顺着纹路肆意行走,显出了一片繁复又巨大的纹路。
    眼见凶手即将现形,刘召双手颤抖,但他没有着急,用笔在纸上描摹出了纹路,又把斧头上其他的血依照同样的办法描出来,确认斧头上有两个人的血。
    他开始寻找凶手,第一个对象是自己,纹路很相似,但并不符。
    第二个对象是他的堂弟,还是很相似,但还是不符。
    这个时候他已经有了预感,果然,当他取到叔叔的血后,纹路严丝合缝地对上了。
    他握着那把曾杀死父亲的斧头,放到了叔叔的脖子上,质问他为什么要杀死父亲,那可是他的亲兄弟。
    一开始,叔叔一直竭力否认,最后才说出了答案,因为不公平。
    不公平!他大声喊道,明明都是娘亲生的孩子,为什么永远偏向哥哥?!明明过着一样的苦日子,他怎么能突然有钱?!
    那个下午,叔叔去找父亲,希望能分一些苹果,理由很简单:父亲种苹果的那片荒地是祖上留下来的,他理应有份,父亲全把它开垦了,却不分给他,不行,这不公平。
    两人起了争执,他把父亲一斧头砍死。
    刘召哈哈大笑,笑得满脸是泪,原来害死父亲的理由竟是这么简单,简单到让人感到荒诞。
    他怒目圆睁,一斧砍死了叔叔,报仇雪恨。
    这是壁画记载的关于刘召求命晷的故事,当看到命晷最初的用途竟是少年为了找寻杀害自己父亲的凶手,我很惊讶,这与李若天所述竟是如此不同。
    当然,命晷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刘召后来在狱中将命晷的使用方法编撰成册,传于世人,但是,当发现命晷可以检验亲子血缘后,其最初的用途渐渐被人遗忘,完全成为了验证女子贞洁的工具。
    姬炆推翻前朝后,命晷被埋入地下,后来又被人挖出,也赋予了它新的用途:
    男子凭借命晷的检验在世间获得凭依、而一母所出的孩子将依照她们的父亲区分出叁六九等。
    这是命晷的故事。
    在壁画所绘刘召的书册图样中,还留下了这样的文字,是刘召缅怀自己的父亲的悼文,大致内容如下:
    我幼年丧母,全由父亲养大。
    父亲生于农家,长于农家,他五岁跟着奶奶去田里拾穗,秋收时,每日卯时起床,带着一个葫芦水瓢,两斤烧饼,一把镰刀上地干活,等天完全黑了,才回到家中。
    父亲勤勤恳恳,任劳任怨,他种出的麦穗能结最饱满的籽,原因无他,只因他除草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