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101(第 1 / 2 页)
    ,注重精英教育,听起来很美,一对一的,学出来人都老了,还讲究的是挖掘学生自身的潜能,总之,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这特么的是我们老祖宗玩剩下的,我们摒弃了的教育制度。
    一句话,适合的就是最好的的,后世的教育是适合国情的,当然,在大魏,就是需要适应陆记的情况了。
    呵呵,好吧,陆祁浩也算是阿Q了下。大概是因为他对自己的那个时空还存在怀念吧。
    陆祁浩不愿意自己陆记的学生参加科举,那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他不会教育他们四书五经,至少这些不是最主要的,但也不是说大魏其他的教育就不好。
    古代大儒,必然是非常牛逼的,而那些能参加科举并且通过科举这个独木桥的学子,也是绝对牛逼的存在,那是经过时代的印证,这些精英们,不说其他,就说他们的文化素养,那是极高。
    极高的人总是少量的,所以陆记招收个账房先生那么难,要搁在后世,想要招个财务,告示一出,估计来应聘的人可以让你不眠不休面试个三天三夜,任君挑选。
    好吧,既然计划赶不上变化,那陆祁浩就调整了策略,这么多孩子,就用填鸭式的教育,用流水线来培养吧。
    小木教简单的语文和数,从三字经开始;
    陆吟教点这个时代的知识,四书五经,不能丢掉老祖宗的东西;
    又多给孩子们配套了一节美术课。
    另外,每天还搭配一节体育课,也不叫单纯的体育,就是从陆府的护院中挑了个领头的,每天用一节课的时间教孩子们左转右转,跑步跳高什么的。
    陆祁浩自己每周也会抽两天时间,去给大家讲学。
    总是一切课程仿照后世来。
    -
    三十多个人,在后世算一个班的学生了。
    这可不是随便整个小屋子就能开课的事儿。
    这么多人,陆祁浩要干的首先是要考虑到地盘问题,学校建在哪里好?
    可能还需要一个操场?
    好吧,只是一个场地供孩子们跑闹而已。想着既然要做,就做大点,以后护院也可以在这里锻炼。
    陆祁浩正琢磨着这个学堂要怎么建,就见杨小木过来了。
    脸蛋红红的,自从被百老伯称呼过他是夫人之后,这几天见到陆祁浩都扭扭捏捏的。
    陆祁浩也坏,每次都要忍不住的想要逗弄一番,心痒难耐啊。
    “咦,夫人来了,我们的孩子们都登记好了?“
    “都好了。“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