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41)(第 2 / 6 页)
乔知舒还在生气,甩了甩肩膀,气旋旋的,好什么好?十万两银子呐!
    盛尧生怕小家伙气坏了,事情已经发生,但幸好还没有到哥解决不了的地步。
    乔知舒更后怕了,如果十万两都解决不了,那真的就要命了,毕竟哥哥姓盛。
    茅尖送完人回来,也说了句实在话,表少爷,那两兄妹已经成家,心又如此之贪,必须得和他们断了关系才是!
    现在顾不得父慈子孝了,必须得和那两兄妹撇清关系,盛绍元和方荷已经老了,又有个三岁的盛岸要抚养,早已没有了野心,一心只想要人给自己养老。
    不错,但我为人长子,知舒,若是分家,赡养家中二老是我的责任
    乔知舒满不在乎地打断他,说:那就把他们接过来好了,我这得理不饶人的嘴,哥哥你还不放心么?
    茅尖没忍住,噗嗤一声笑了。
    盛尧面上也轻松了不少,不错,这几日的戏曲听的好,直取糟粕。
    乔知舒拿大眼睛瞪盛尧,心里的气散了不少。
    两人商议好,盛尧就出门去找关系筹钱了,茅尖继续蹲盛岩钱庄,茶坊所有事务有乔知舒处理。
    两人想的不错,但是没代入到盛绍元的心理,盛绍元是绝对不可能跟盛尧和盛莺一起生活的,他落不下那张老脸。盛雪已经可以给他富足的生活了,他没有必要忍着心里的不痛快和羞耻心,来找盛尧,来面对盛莺。
    作者有话要说: 呜呜,我支棱起来了,盛岩盛雪下线倒计时!
    中秋节快乐哇!宝子们
    第45章
    先朝有《唐律》, 唐律有十恶,十恶有恶逆、不孝、不睦三项来判定一个人有无孝道问题。
    大庆朝延续此律法,以此来约束为人子女。
    庆隆帝更是以孝治天下, 百善孝为天,无论盛尧从文还是从商,只要他生活在这个朝代, 那么他就不能因为不孝,而毁了自己的名声。
    在大庆朝, 什么是孝?大庆子民皆答:孔夫子曰,不要违背。
    不要违背, 所以盛绍元在世,盛尧需要事之以礼;盛绍元离世, 盛尧需要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甚至如果因子贫而无法赡养其父,导致双亲上吊自杀,子都要被杖责一百, 流放三千里,罪名曰:过失杀父。
    子女甚至不被允许说出不孝的言论, 否则下场犹如让梨的孔融,孔融曾言:父与子,有什么恩?不过当时□□发作而已。
    后来他为武皇帝所杀,武皇帝一句融违天反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