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24)(第 2 / 6 页)
民换米面,不费银子,好不?
孙老太太还是笑着,直夸乔知舒懂事。但是她不支持,不好不好,尧儿离家前特特交代过照顾好你,可你要是做买卖,天天得累坏了,隔三岔五的做点儿自家吃就行了。
说完又哄孩子,你才十一,都能想到做买卖了,跟你哥哥一样精明能干了。不过家里哪儿就缺那几个银子了,等你再大些,好歹过了束发之年的,好不好?
乔知舒摇头,不好不好,外婆我做惯了,不累。
这孩子,鲜少见他使倔,倒是怪可爱的。孙老太太还有闲心跟几个晚辈打趣乔知舒。
乔知舒犯了难,长辈是为自己着想的拒绝,反而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坚持了。
好在盛莺想赚钱养女儿的决心不必他少。
外婆,我给乔儿打下手,我绝不叫他累着,我和还笙吃家里的住家里的,又不懂养茶,左右整日闲着也是闲着。
盛莺出嫁的时候才十六,现在二十三正是桃李年华,目睹父亲的冷血之后,她是再不指望了,也被那个男人打怕了,她不想再成家了,只想靠自己将还笙养大成人。
也希望独立的自己能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春昼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风凉。引用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题丹晨书院壁》
第30章
发糕下午就在山脚下驿站卖上了。这时候的农家用的碗都有脸那么大, 一碗米、一碗面、一碗糯米等等来换块发糕,乔知舒都是稳赚的。
两大碗米面,一碗米酿, 一块猪板油,就能饧发满满一笼发糕。一笼又能分出十六块发糕来, 换来的粮食乔知舒给加加工就行, 而且村里不是家家户户都用粮食换发糕,还会拿铜钱来买。
而且在孙家做糕点买卖,他是一点儿苦都吃不着, 都宠着呢。
有盛莺做糯米酿,有小舅买猪板油, 有茅尖磨大米面, 所以他白天想读书就去书房,想和孙胜俩骑马玩儿就下山, 只晚上睡前饧发面糊就行。
盛莺原就会持家,她又不怕累不怕苦。鸡打鸣,天未亮, 她就起床蒸发糕, 蒸了就和下人抱去驿站,上井村的人有拿发糕当早饭的,揣了铜钱就来,才五文钱一块,顶饱不说, 肚子里还能进点儿油。
这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白日为生存忙碌,晚上齐聚一堂话家常,上有长辈宠爱, 下有晚辈依赖,这样的生活是八岁时的乔知舒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他即将十二岁的时候,他拥有了。
等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也
孙老太太还是笑着,直夸乔知舒懂事。但是她不支持,不好不好,尧儿离家前特特交代过照顾好你,可你要是做买卖,天天得累坏了,隔三岔五的做点儿自家吃就行了。
说完又哄孩子,你才十一,都能想到做买卖了,跟你哥哥一样精明能干了。不过家里哪儿就缺那几个银子了,等你再大些,好歹过了束发之年的,好不好?
乔知舒摇头,不好不好,外婆我做惯了,不累。
这孩子,鲜少见他使倔,倒是怪可爱的。孙老太太还有闲心跟几个晚辈打趣乔知舒。
乔知舒犯了难,长辈是为自己着想的拒绝,反而不知道要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坚持了。
好在盛莺想赚钱养女儿的决心不必他少。
外婆,我给乔儿打下手,我绝不叫他累着,我和还笙吃家里的住家里的,又不懂养茶,左右整日闲着也是闲着。
盛莺出嫁的时候才十六,现在二十三正是桃李年华,目睹父亲的冷血之后,她是再不指望了,也被那个男人打怕了,她不想再成家了,只想靠自己将还笙养大成人。
也希望独立的自己能给女儿做一个好榜样。
作者有话要说: 春昼花明日暖,夏天柳暗风凉。引用宋代诗人白玉蟾的《题丹晨书院壁》
第30章
发糕下午就在山脚下驿站卖上了。这时候的农家用的碗都有脸那么大, 一碗米、一碗面、一碗糯米等等来换块发糕,乔知舒都是稳赚的。
两大碗米面,一碗米酿, 一块猪板油,就能饧发满满一笼发糕。一笼又能分出十六块发糕来, 换来的粮食乔知舒给加加工就行, 而且村里不是家家户户都用粮食换发糕,还会拿铜钱来买。
而且在孙家做糕点买卖,他是一点儿苦都吃不着, 都宠着呢。
有盛莺做糯米酿,有小舅买猪板油, 有茅尖磨大米面, 所以他白天想读书就去书房,想和孙胜俩骑马玩儿就下山, 只晚上睡前饧发面糊就行。
盛莺原就会持家,她又不怕累不怕苦。鸡打鸣,天未亮, 她就起床蒸发糕, 蒸了就和下人抱去驿站,上井村的人有拿发糕当早饭的,揣了铜钱就来,才五文钱一块,顶饱不说, 肚子里还能进点儿油。
这一家人劲儿往一处使,白日为生存忙碌,晚上齐聚一堂话家常,上有长辈宠爱, 下有晚辈依赖,这样的生活是八岁时的乔知舒想都不敢想的,但是在他即将十二岁的时候,他拥有了。
等时间进入到十一月,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