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年代文里结婚[快穿] 第153节(第 1 / 5 页)
    小夏也扬了扬手里的鸡说,“那是,起码得多吃几次才能应。”
    在场的纷纷笑了起来,话题迅速从穆万峰转移到了山鸡身上,商议着怎么吃能发挥最大价值,是红烧呢还是清炖,还有会做叫花鸡的。
    “还是煮汤吧,人多,吃不上肉的好歹能喝两口汤,我看林子里有野蘑菇,采些一起炖,味道指定不错。”
    卫生队三十来人呢,这样才能发挥这只鸡的最大作用,改善伙食的同时,整个卫生队都知道穆排长给陆婵送鸡的事了,包括后知后觉的张连长。
    “难怪往我们这跑的这么勤,原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
    亏他以为两人是志同道合的忘年交,有共同话题,最后才发现自己竟是个工具人。
    第二百二十六章
    部队在湖南修整了一段时间后又往四川方向前进, 为了不跟敌方对上,走的大多是山路, 穆万峰说到做到,只要时间充分就去山里逮野味,除了山鸡外,还捉到过兔子和斑鸠。
    另外炊事班也时不时加菜,野猪、袍子、黄鳝等,给紧张又艰辛的行军带来了许多精神上的乐趣。
    连着一个月没有战役,首长心情挺好,晚饭后与兵同乐,围着篝火闲谈, 话题从部队现状到家庭生活, 战士们大多都是没结过婚的小年轻。
    首长看着那一张张年轻的面庞, 有些甚至还透着稚气,微微叹息着开口道,“要是没有战争, 在和平年代, 你们中的大部分恐怕早就该结婚生一堆娃娃了。怎么样, 在部队里生活习惯吗?想不想家?”
    士兵们纷纷点头。
    “咋不想哦,想的晚上睡不着觉, 担心他们在家吃不好穿不暖,弟弟妹妹年纪小, 爹娘身体也熬坏了……”
    一个小战士话没说完就哽咽了,旁边的战士拍着他的背无声安慰着。
    另一位看上去二十七八岁的战士说,“我有媳妇也有娃,出来没别的,就是给家里挣口粮, 每个月的津贴也攒着,留着给娃长大了娶媳妇用。”
    农村里,广大贫下中农生活困苦,还经受着地主阶级的层层剥削,遇上年景不好的时候米缸比脸还干净。
    可以说部队里,百分之八十的战士都是因为家境贫寒才出来参的军,毕竟有掉脑袋的危险,国人还是挺信奉“好死不如赖活着”。
    战士们一开始还收着,慢慢的就越说越多了,首长耐心倾听,时不时劝慰几句,无形中振奋了军队士气,也更加坚信了大家革命的信念。
    首长起身回头时看到身后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