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116)(第 2 / 6 页)
生怕自己的房子变成群租房,然而对于租客来说,他们更愿意承担风险,背着房东私底下找一些合租对象。
    没有,刑警坚定不移地回答,全都排查过了,连符合条件的合租对象都没有。
    这不太合理。
    池青皱起眉。
    再把小区原住户名单都过一遍吧,这个好过,信息都在居委会登记过,你们两个也别在会议室里干坐着,帮忙把人员信息翻一遍。
    名单只有一份,解临负责翻,另一只手习惯性伸到桌子底下去碰池青的手。
    他轻车熟路地用指尖挑开对方的毛衣袖口,然后捉到了他的指节。
    池青缩了缩手指,提醒道:我已经听不到了。
    解临:我知道,跟听不听得到没关系,就是想牵你而已。
    天馨小区人员名单厚厚一叠。
    13栋。
    101室,冯德义(父,45岁),冯爱国(子,21岁)。
    102室,陶正(夫,33岁),徐静荷(妻,26岁)。
    一张张普通的证件照被翻过去。
    每一户都是一个家庭。
    上面简单记录了他们的职业,家庭常住人口,以及收入情况。
    解临一边翻一边按着池青的手。
    池青忽然想起来他酒精失效前听到的那句话,但那句话没办法对警局里的任何人说,现在会议室里只剩下他和解临以及另一名留下来帮忙的刑警,他才低声说:当时我听到了一句话。
    解临在他掌心划拉了一下,表示自己在听:什么话?
    池青语气波澜不惊地说:得杀掉一个孩子。
    得杀掉一个孩子?解临重复。
    嗯。
    解临抬起头问边上的刑警:车上一共几个孩子?
    刑警也在翻阅天馨小区住户资料,停下翻阅的动作,回答说:17个。
    17个
    杀掉一个就剩下16个。
    为什么一定要杀掉一个?
    17和16有什么最明显的差别?
    解临和池青两个人同时在脑海里想着。
    然后两个人同时想到这两个紧邻的数字最明显的差别显然是:从单数变成了复数。
    解临停下翻页的手,拿起笔在边上的白纸上写下16和17两个数字,然后侧过头问池青:你觉不觉得有点熟悉?解临顿了顿又说,而且当初在13楼,就是他在电话里告诉我十年前我哥的死并不是意外,他很了解当年那起案件,那个案子虽然曾经轰动全城,但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