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211节(第 3 / 4 页)
下,这东西一套下来,造价只怕要上千两银了,就算是集结整个军工坊的工匠之力,一个月只怕也造不出几套来。”
    这一套,是包含了两百多发实弹和上千枚散弹的。
    “以目前的产能,一个月大概能做几套?”李洵问道。
    杨进禄估算了许久,道:
    “不超过十套。”
    这个效率,已经算上了使用各种机械,不算纯手工生产了。
    李洵心中一合计:
    “足够了。再扩招一些人制造震天雷吧。”
    “目前要先试验,炮弹可以先只造四分之一。”
    杨进禄搓了搓手,忍不住问道:
    “殿下,您跟奴才透个底儿,这东西到底有什么用?不然这耗费如此多人力和时间去造它,奴才心里没底啊。”
    虽说相信殿下的判断,可这东西实在是太贵了,李洵不告诉他功用,他心里不踏实。
    这种身为部门负责人,对部门效益负责的态度,让李洵并不因为他的质疑而不快。
    反而觉得,杨进禄如今越来越有一部之主的素养了,心中很是宽慰。
    李洵耐着性子,给他大致说了下这款改良版红夷大炮的威力,惊得杨进禄嘴巴都快合不上了。
    “殿下真是天纵奇才,竟能想得出如此威力巨大的神器!杀敌于三里之外,这可真是……真是神迹啊!”
    李洵笑着道:
    “这算什么神迹,要不是眼下的枪管膛压承受能力有限,本王还可以让它的射程达到六里,十里,二十里。”
    在炮身保持在一千多斤的情况下,前装炮他能做到的极限射程便是这样。
    这已经是他改进后的结果了。
    真正的红夷大炮,极限射程能达到五里地,但那得是几万斤重的大炮,根本无法移动。
    若非如今的钢材容易炸膛,其实改成后装的阿姆斯特朗炮会效果更好。
    几百斤的炮就能达到六里射程,三里的只需要两三百斤重,两个兵抬着就能到处走,射速也会更快,精准度还更高。
    不过,这只能一步步慢慢来。
    杨进禄闻言,心中大震。同时更加坚定了决心,激动地道:
    “殿下,奴才将来一定会给您造出不炸膛的枪管!”
    李洵微微点头,鼓励道:
    “好。本王相信你。”
    杨进禄便满腔热血地告退,跑去安排整个军工坊优先造这种新的大炮了。
    与此同时,李洵的信使也将他的亲笔信送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