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84节(第 4 / 4 页)
樘如实将当初嘉佑帝下令让叛逃边军连坐的命令后,病重的父亲割腕自尽,只为换取他们一家人离开京城一事说了一遍。
    说完,他从袖子里拿出一封信,双手呈上:
    “这是先父遗言,让臣将来交与郡王的。”
    内侍将信呈上来,李洵启开印泥浏览起来。
    信上的字迹虚软无力,甚至有些凌乱,明显是重病之人所写。
    这位岑老爷子,在信中说他儿子仰慕慎郡王已久,虽然儿子从未宣之于口,他却深知儿子很想投奔慎郡王。他沉疴已久,活不了多少时日,担心以后要来慎郡王治下越发艰难,是以提前结束本就不多的性命给儿子制造平安带全家出京的机会。
    他希望李洵不要嫌弃岑樘热孝之身,能怜悯一个父亲的遗愿,以及岑樘想要报效郡王的诚心,允许他夺情,不守孝便出仕。
    大约是怕李洵不肯收下岑樘,他又在信中写了很多夸赞他儿子的话,什么自幼聪颖,博览群书,性情刚直,能言善谏。还着重强调了他是一个很有孝心的人,他病重后如何衣不释带地照顾。
    一字一句,无不饱含着一位父亲沉甸甸的爱子之心。
    看完信,李洵颇有些感怀,也明白岑樘为何在他提到先父的时候会如此惶恐。
    他受后世影响,并不觉得守孝与否是什么大事,此时士大夫倡导忠孝,自然觉得不守孝还主动出仕是大逆不道。
    “孝在于心,不在于行。父母生前尽孝,便是大孝,又何须拘泥于死后的形式。本王从不在意这些虚礼,你们也不必因此介怀。”
    “节哀顺变,以后带着家里人好好活着,方是不负令尊的一片苦心。”
    岑樘没想到郡王竟然不但不怪罪,还如此温和地安慰自己,心中很是感动。
    “多谢郡王体恤!”
    他深深一揖。
    李洵让他坐下,不想再触及对方的伤心事,便转移话题问起了自己先前有些好奇的问题:
    “岑卿本是朝廷命官,前来投效本王,直接入府来拜见即可,为何还要去参加吏员招考?”
    岑樘正色道:
    “律法规矩,便是用来遵守的。郡王既定下以招考来录用官吏的规矩,臣又岂能随意践踏。若不以实力堂堂正正被录用,却借着先前的些许名声走后门,未免对其余考生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