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72节(第 4 / 4 页)
手也依旧不够,还是需要征用民夫。
为了节省开支,这次的守军是自己运送粮食的,并没有在京城调集民夫,这便导致如今人手严重不足。
为了快速修筑好城墙,当地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百姓,但凡是男人,都被征来帮忙。
没有工钱,吃不饱饭,只能在鞭子的驱使下干活,这样的情形几乎与沦陷于戎族手中没多大区别了。
目睹这一切的京城禁军,越发觉得心冷。
军饷永远发不足,无法养家糊口,就算侥幸得以成家,难道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像燕山关附近的百姓一样,不是随时有沦陷于戎族铁骑之下丧命的风险,就是被朝廷随意压榨吗?
生活在这样的国土上,效忠于这样的朝廷,他们看不到任何一点希望。
原本这些人就是想投奔慎郡王才来的,如今更是坚定了决心。
几个不得志的营指挥使私下里一组织运作,让想要投奔慎郡王的人都签了生死状,调集到临近的营地,找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就收拾着行装,带了五六天能吃的大饼一起往西北方向急行军跑了。
由于先前的军营被北戎人烧了,如今的驻军都是住在无人居住的民房里的,比较分散,各营地驻守的也是他们自己人。
当天晚上根本无人发觉。
又因为管操练的都是各自的营指挥使,大家各管各的人,连操练的时候也无人发觉不对劲。
直到早饭时间后,管伙食的人来汇报,说是今天有两个食堂根本无人来领饭,颜纲这个统帅才意识到了不妥,问清楚了那两个食堂负责哪几个营的伙食,然后立刻带着人去相关营地察看。
“将军,一个人都没有!”
“铺盖衣物等随身行李也带走了!”
“好几个营的营指挥使,虞侯都被他们绑起来了。”
亲兵一个个前来汇报道。
颜纲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从营地的迹象来看,这些人绝对是自己走的。但这些人到底是去了哪里,又为何要逃?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答案,没多久,便有人来报告,说在城中告示栏里发现了一张名为“告全体同袍书”的告示。
颜纲赶紧快马加鞭赶到了城中的告示栏,然后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士兵,正议论纷纷。
“所以他们是投奔慎郡王去了吗?”
“胆子可真大啊,不过要不是我有家室,我都想搏一搏了。”
为了节省开支,这次的守军是自己运送粮食的,并没有在京城调集民夫,这便导致如今人手严重不足。
为了快速修筑好城墙,当地好不容易存活下来的百姓,但凡是男人,都被征来帮忙。
没有工钱,吃不饱饭,只能在鞭子的驱使下干活,这样的情形几乎与沦陷于戎族手中没多大区别了。
目睹这一切的京城禁军,越发觉得心冷。
军饷永远发不足,无法养家糊口,就算侥幸得以成家,难道要让自己的子孙后代像燕山关附近的百姓一样,不是随时有沦陷于戎族铁骑之下丧命的风险,就是被朝廷随意压榨吗?
生活在这样的国土上,效忠于这样的朝廷,他们看不到任何一点希望。
原本这些人就是想投奔慎郡王才来的,如今更是坚定了决心。
几个不得志的营指挥使私下里一组织运作,让想要投奔慎郡王的人都签了生死状,调集到临近的营地,找了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就收拾着行装,带了五六天能吃的大饼一起往西北方向急行军跑了。
由于先前的军营被北戎人烧了,如今的驻军都是住在无人居住的民房里的,比较分散,各营地驻守的也是他们自己人。
当天晚上根本无人发觉。
又因为管操练的都是各自的营指挥使,大家各管各的人,连操练的时候也无人发觉不对劲。
直到早饭时间后,管伙食的人来汇报,说是今天有两个食堂根本无人来领饭,颜纲这个统帅才意识到了不妥,问清楚了那两个食堂负责哪几个营的伙食,然后立刻带着人去相关营地察看。
“将军,一个人都没有!”
“铺盖衣物等随身行李也带走了!”
“好几个营的营指挥使,虞侯都被他们绑起来了。”
亲兵一个个前来汇报道。
颜纲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
从营地的迹象来看,这些人绝对是自己走的。但这些人到底是去了哪里,又为何要逃?
这个问题很快得到了答案,没多久,便有人来报告,说在城中告示栏里发现了一张名为“告全体同袍书”的告示。
颜纲赶紧快马加鞭赶到了城中的告示栏,然后发现那里已经聚集了很多士兵,正议论纷纷。
“所以他们是投奔慎郡王去了吗?”
“胆子可真大啊,不过要不是我有家室,我都想搏一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