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63节(第 4 / 5 页)
悍的盟友。
    这么一算,兵力不足的慎郡王还真不一定是对手。
    于是他们中一些人就打算搏一搏。
    可如今一看, 慎郡王早就在东边把西戎大军干掉了, 还有个屁的盟友。
    就凭这战力,哪怕不依靠他们,打败四大部落也是迟早的事。
    跟着四大部落完全是死路一条,还搏什么啊, 不如老老实实跟着慎郡王打四大部落,好歹还能保住命, 落下一半财产呢。
    如此, 由于事先的准备工作做得很充分, 李洵几乎没费什么力气, 便压服了这些心思各异的小部落首领们。
    收服了小部落的首领们, 接下来要做的,自然就是收服底下那些士兵们。
    当日,他便召集了城中所有的戎族士兵开了一场誓师大会。内容和之前对另外四个小部落所说的,基本没有太大区别。
    他先前之所以命令每个小部落都必须出三千壮丁,有一部分的目的便在于此。
    要知道,除去先前北戎汗征集的正兵,三千人几乎要占据他们部落剩余青壮年的四分之三。
    他开誓师大会,不仅能让他们心甘情愿为他打仗,更是为今后的治理打下基础。
    这些小部落里,上层的首领或贵族或许心思各异,牧民们却与其他的中原百姓没有太大区别。
    百姓都是只认最实在的东西的,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便跟着谁混。哪怕不忠心耿耿,对于一个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的统治者,他们也绝不会造反。
    对于普通百姓,他所要求的也仅此而已。
    他在此时告诉这些由普通牧民组成的新兵今后的优越税收政策,便相当于每个部落多了几千个直接宣传者,可以保证让他对牧民们的仁政传递到每家每户。
    没有什么比他们自己亲耳听最高统治者所说的政策更让他们深信不疑。
    如此,即使以后北戎其他势力想歪曲他的意思,擅动这些人造反都不可能。他所派去的管理者,也无法利用信息差横征暴敛,让他的政策变成一纸空文。
    经过这样一番动作,李洵手中这七万余人马,虽说来自十几个部落以及不同的民族,却是前所未有的齐心。
    不过,李洵却没有立刻率军出发,而是留在了副城,有条不紊地训练起了戎族征来的新兵。
    为了方便在战场上统一指挥只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他在等待肃城的热武器支援。
    此次大战虽然己方人数不少,戎族与中原士兵多达七万余人,但敌人只会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