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53节(第 3 / 4 页)
姓还置身事外吧。
    百姓嘛,加一些税,只要不是完全饿殍遍野,都出不了太大乱子。
    于是,最终就决定了,向整个京城的普通百姓,每人加税一百文,而商户与地主,每人加税五两银,如此,三百万人,方能凑齐一百万两。
    其余的,则由皇帝的私库,和国库腾挪一下,等全国的税收都拿到了,再分别填补上这两边的亏空。
    当然,如此耻辱的条约是不可能对外公布的,加税也是以填补军费空虚为由。
    可天下哪有不透风的墙。朝廷官员里那么多人都知道了和谈的内容,还有很多权贵也捐了钱,消息根本就瞒不住,很快便在京城的大街小巷里传扬开来。
    一开始不知道缘由,百姓们还只是抱怨税赋太重,日子难过,如今得知了缘由,却是纷纷围到京兆府和皇城门口破口大骂起来。
    没有人能接受,众志成城对抗戎族的鼓舞犹在耳边,这才多久,就投降签订丧权辱国的城下之盟了。
    而且,这城下之盟,还要榨取百姓们的民脂民膏去支付,谁能不愤怒。
    铁血派骂,就算是战至一兵一卒,也绝不该向戎族投降,皇帝和朝廷众臣就是贪生怕死,所以才跪得这么干脆利落。
    读书人们痛哭流涕,说这条约堪比套河之耻,如此丧权辱国,叫山河无色,天下千万人蒙羞。
    可以说,当初嘉佑帝把所有人一起关在城里,发动百姓们一起全力以赴对抗戎族的时候有多受人爱戴,如今确定签订了耻辱的和谈条约,就有多让人失望,多招人唾骂。
    嘉佑帝得知外头的皇城大门都被围住,气得脸色铁青:
    “这帮刁民!”
    竟敢对他如此不敬,他真是恨不得把这些刁民全部乱箭射死。
    可外忧未除,岂能再生内乱。
    他只能让人去宫门口好声好气地解释和谈的原因。
    如今戎族都已经识破,自然是没什么需要遮掩的了。
    然而,即使解释了原因,也依旧无法平息百姓们心中的愤怒。
    他们痛骂朝廷吏治腐败,皇帝昏聩无能,甚至把更多的矛头指向了嘉佑帝本人。
    说若不是皇帝纵容奸臣,怎么可能修出那样的城墙,说白了这都是皇帝和奸臣惹的祸,却让天下百姓为之受难。
    嘉佑帝在许多人心中的形象是一落千丈。即使他再说什么和谈是不忍百姓蒙难,不忍京城被毁,让大家暂且忍辱负重,也难以挽回许多百姓认为他昏聩无能。
    总之,折腾了几天,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