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36节(第 3 / 4 页)
样。今年只是两郡两县,每十亩地种一亩,却足足收获了一千八百万斤棉花。
    相比于丝绵来说,实在是高产太多了,保暖性却丝毫不差。
    棉花若获得容易,便会价格低廉,普通人家就再不至于被寒冬夺去性命!
    作为一个有情怀的士大夫,预见到百姓温饱不愁的未来,他如何能不欢欣。
    *
    拿到赏赐的周如植也同样很高兴。
    可以说,作为农事司的司农令,再没谁比忙碌了差不多一整年,四处培训视察,向官员与百姓们传授种植知识的他更有成就感的了。
    在慎郡王治下,他的种植理念畅通无阻,在慎郡王的政令下,从上到下各级官员都积极听从他的指挥,种植,施肥。
    秋天的时候,所有作物的产量都比往年得到了大幅度提升,今年冬天,再不会有任何百姓吃不饱饭。
    而这棉花,他也着实下了功夫研究,如今发现其真如想象中那样保暖,还有如此丰厚的产量,可不就是连御寒也解决了。
    作为一个实干派的官员,再没有比这更让人觉得面上有光的成绩了。
    或许在史书上这都是值得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会跟着慎郡王一道,名留青史!
    想到这些,他沧桑如老农般的脸上,便不由自主露出笑意来。
    把棉被拿到妻子的牌位前,喃喃倾诉犹如人就在眼前:
    “瑾娘,你看到了吗?我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郡王治下的百万百姓,今冬都将因我而温饱。以后,我一定会随着慎郡王的脚步,将这些种植之道传授给更多人!”
    *
    拿到赏赐的这些人里,唯有七公主,是并不那么高兴的。
    哪怕这布料是李洵亲自送来的,她也不过是略微看了下,扯着嘴角笑了笑,李洵一眼便看出她的勉强之意来。
    “婉儿,怎么了?有什么不顺心的事吗?”
    李洵柔声关切道。
    他平日里政务军务缠身,经常四处奔走,实在是很少在郡王府,更少能关注到妹妹的情绪。
    七公主赶紧摇摇头:
    “没事,只是今天有些累了。”
    她好东西见得多,这布料虽然柔软得少见,却并不足以让她多么侧目。
    看大哥兴致勃勃的样子,她其实并不想扫兴,可最近她确实没有赏玩布料的兴致。
    自从听闻西戎占据长宁后,她的心情便格外沉重。
    她没有忘记,她才是那个最开始被父皇钦点和亲的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