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99节(第 2 / 5 页)

    当然,李洵只负责点头和出钱,其中许多细节上的统筹安排,还得林相与周如植去做。
    冬季作物的收成在后,眼下更近的是春耕。
    周如植建议,最好把另外那些闲置的土地也分给百姓们种植起来。如此才能不浪费今年的春耕农时。
    如此,一年有一部分土地就是种了两季的,可以大幅度提高粮食产量。
    就相当于把所有土地分成两份,一份一年两种,一份一年一种,过三五年,又可以把两拨土地进行轮换,让其中一份土地得到休息,恢复肥力。
    这样一来,便少不得要再分配一次土地。
    先前在划分村落的时候,因为肃城户曹主簿的建议,倒是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每个村都留足了闲置的土地,以便分给今后的新增人口。
    林德康在此插言道:
    考虑到以后人口增长,不可在此时将耕地全部分给现有百姓,只能用租借的名义,且时间只有一年,下一年是否续租,由官府决定。这样等以后有更多粮食吸纳外来人口,才随时有新的地可以分。
    春耕在冬季大麦的收成之前,百姓们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是空闲状态,能多一季的收成,哪怕地是租的,他们也会很乐意。
    李洵觉得这个建议很有道理,便采纳了。
    林相又说,可以贴出告示,用每五亩地必须种一亩棉为附加条件,将土地租借给百姓。
    到时候,地租照样征五亩地的,但棉花须以官府制定的价格全部售卖给官府。
    如此一来,百姓们每年可收两季粮食,即使春耕征收稍微多一丁点,手中存粮也依旧会很充裕。
    而棉花与甜菜也可以让他们手中产生一部分余钱,促使商业兴盛,让李洵可以征收到更多商税。
    李洵听完立刻同意了他的提议。
    这个政策,相当于每十亩地种植一亩棉花,比之他所在的那个时代,历史上那位强制推广棉花种植的皇帝要求的比例还要高一倍。
    但对方是全国推广,他只有两郡一城,土地面积不一样,比例不高不行。
    如今棉花对他的军队来说是刚需。
    而且,他有周如植在,能科学化种植,粮食产量必然能得到一定的提高,也能弥补棉花对土地的占用。
    又定下一项计策,周如植继续道:
    “郡王,若要在有限的土地上提高产量,就必须注重方法,微臣虽说自认有些心得,却只得一人,还请郡王多拨些人手与我,我先教了他们,再让他们挨个城镇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