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皇子究竟何时夺嫡 第17节(第 2 / 4 页)
练兵,还能造福百姓,何乐不为。
    *
    回到府中,李洵便立刻叫来了二营指挥使伍汲。
    “伍汲,你带上一百步兵,三十骑兵,分东西南三路,探明云浪山匪寨情况,注意不可打草惊蛇。一个月内来回禀本王。”
    做斥候,自然是要机敏会变通的人。
    据他一路观察,这一位被他从都头提拔起来的二营指挥使就相当不错。
    “是!”伍汲大声应诺,立刻兴冲冲地领命而去。
    他能感觉到,郡王是打算有大动作的。而探明敌情这样关系重大的事,郡王能让他去做,足见他的能力已经在郡王心里挂上号了。
    他若是办好了这件事,在郡王心中的地位自然更上一层楼。
    郡王如此重视练兵养兵,怎么可能长期安于一个肃城郡,护卫营的规模也必定会扩大。
    护卫营已经有三个营,却一直是三个营指挥使并行,没有设立更高的管理者。如今他们二营三营的营指挥使,都头前面都有个代字,足见以后会再次调动。他若想坐稳营指挥使的位置,甚至超越资格更老的王常青,自然是得功勋显著才行。
    而郡王每次交派的差事,都是机会。
    李洵观他神色便知道他在想什么。
    不过,有上进心才会更尽心地办事,这是好事。
    为了避免后院失火,南郊的异常自然也不能不管,李洵又叫来王常青,让他从一营派几个机灵点的兵丁,穿着普通百姓的衣物,去南郊的御赐庄子附近看看是否有什么异常。
    安排完这些,第二天李洵便带着两百人,去了东郊的庄子察看情况,以便画图纸修建营寨。
    那庄子离郡城只有十里地,很快就能过去,地也确实是比较肥沃的。
    此时阳春三月,正是肃城开始播种小麦的时候,地里已经有佃户开始翻地,准备进行耕种。
    见到他们这一行人,不由得好奇地驻足观看。
    对此,李洵微微皱眉,三百亩地,大小就跟现代一个大型小区差不多。军营重地,若是常有平民百姓在近旁耕种,实在不是一件好事。
    压缩军营的训练场地是一回事,保密性也极差。
    看来他还少算了一笔开销。
    这些三百亩地的佃户,还要进行解约赔偿。
    “让庄头把账册拿来。”李洵吩咐道。
    很快,一个肥头大耳的中年男人便从其他屋子里赶过来了。
    庄头也这庄子的佃户,每月额外领一些工钱,住在庄子上,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