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3(第 2 / 2 页)
9班,46个人,争取顺利地度过高中最后一年。”
    嗯?怎么回事儿?有转校生?张钊从地上捡起昌子扔的纸团儿,打开里头是:卖老韩一个面子,别在班里收拾他。唉,往后这班里可热闹了。
    第2章 插班生
    陶文昌扔完纸球儿的第一个反应也是,哪个人这么倒血霉了,插班插到9班来?
    韩雯在办公室见过新生,班里这情况,新生不一定能融进来。“9班今天成立,大家都是新同学,所以也没什么新旧先后……”
    “报告。”有人在门外,声音好轻,轻到班里顿时哑然无声。在和区一中这样的高中,没有多少学生进门喊报告的,而9班里的这一帮,进门前能敲两下,都是给老师面子。
    “请进吧。”韩雯声音也轻,好像叫门外的人给影响了。
    苏晓原是踩着预备铃进来的,不早也不晚,刚刚好。进高三9之前,他的心理建设轰隆塌了一半。
    这个心理建设,从他6月回到北京开始就一直没停,或者说从上高中开始。高三这一年自己肯定是要回户籍地的,时间够长了吧?可苏晓原从踏进和区一中那扇很高却不算气派的正门、走过对奇装异服视而不见的门卫张大爷、看到满操场乱哄哄晨练的体育生的时候,他承认自己败了,他是真的、真的、真的不想进来。
    在南京长大的他,早忘记7岁之前的北京什么样子。他熟悉的是南京那座城市,干净又充满温情,身边是淳朴的南京口音和街坊阿姨。北京于他只是一个户籍出生地,留下的印象不深也不美好。可他不情不愿也得回来,感受大北京的酷暑暴晒。
    其实苏晓原是来一中踩过点的,在7月中旬的一天。
    第一印象就是特别高的大铁门,墙头都比他从前的重点学校高,有点儿像……监狱?后来张大爷告诉他,因为一中的体育尖子太多,是出了名儿的体特生基地,不弄高了,那帮练体育的孩子直接翻墙走人,逮不住啊。
    体育生?苏晓原根本不了解。从前的学校是南京知名的实验高中,很难考,从初中就在1班的他没体验过寒暑假,因为学校对尖子班有要求,假期也是半天的课程。可一中的教学楼静悄悄,不像有人的样子。
    他问张大爷,暑假补课的学生呢?张大爷像听笑话儿似的,给这个一中准高三生开了门,带着他在操场走一圈。
    “补课的?都在那儿呢!”张大爷指了指操场,正好一声发令枪,吓了苏晓原一个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