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93(第 2 / 3 页)
跟她婆婆吴氏学的。以前吴氏也爱说,李氏不听,闹着把家分了现在悔青了肠子。登科要是真有本事,虎娃是有享福的一日,只是人还小,看不出。
再说要他像卫成那么有出息,哪那么容易?
“他还是该着急点成个亲,这么拖着不是个事儿。”
“我劝了,看他真信了他娘说的,一点儿不急。他是天生的吃亏性子,老实过头了。”
“不然给京城递个话看看?”
“那有啥用?隔那么远又不能替他操办。”
……
京城那边已经接到毛蛋递来的消息,听说他亲事定下,挺高兴的。同时卫父包括吴氏也想到了,还在嘀咕虎娃那边怎么还没音讯?
“想当初老大才满十五我就给他寻摸媳妇儿,十八都当爹了。乡里家家户户成亲都早,虎娃咋还拖着?”
姜蜜在看福妞吃糕,听婆婆这么说接了一句:“可能二嫂想给他选个好的,算一算二房该有几十亩地的身家,在乡下有挑选的资本。不过我也是随便猜,不一定中,娘要不放心,回信给毛蛋的时候提一句请大哥过问一下,咋说他是做大伯的。”
吴氏点头:“提一句,让老大催催老二。我实在不放心李氏,怕她只顾着登科丢手不管虎娃,虎娃那孩子挺好,别给拖得娶不上媳妇。”
☆、177
刚说回头写信的时候跟卫大郎提一句, 就发觉好像不用送信了。乾元二十年冬,皇帝频繁召卫成进宫, 年前就有圣旨下达,升卫成为正二品漕运总督,让他安心过个好年, 年后就要跟船队沿大运河南下, 从最南边起收粮,装齐北上运回京中。
漕帅都是年初南下年末回, 三年一任,任满换人。
因为每届殿试放榜都在五六月份, 许多官职调动在年中,漕运上的却不行,漕运这块儿年底全要定好,年初这些官员就要跟船南下……
皇上最初提起这事是冬月间,他筛选了一遍,觉得没有比卫成更好的人选,让卫成做漕帅一方面能治理漕河,也能把欠粮催一催, 顺便沿途考察各省, 看看都察院改革之后地方吏治有没有清廉一点,百姓有没有好过些。
开始只是提了提,皇帝也有一点顾虑,在于卫家虽然是三兄弟,他两个哥哥因为不成器在南边。漕运总督是外官, 全年就个把月在京城,他一旦被派出去了,他爹娘跟前就没人。
再有就是他觉得自己给卫成的担子太重,才把通政司安排好,又要去漕运上,压力着实大了一些。
皇上提起来就是
再说要他像卫成那么有出息,哪那么容易?
“他还是该着急点成个亲,这么拖着不是个事儿。”
“我劝了,看他真信了他娘说的,一点儿不急。他是天生的吃亏性子,老实过头了。”
“不然给京城递个话看看?”
“那有啥用?隔那么远又不能替他操办。”
……
京城那边已经接到毛蛋递来的消息,听说他亲事定下,挺高兴的。同时卫父包括吴氏也想到了,还在嘀咕虎娃那边怎么还没音讯?
“想当初老大才满十五我就给他寻摸媳妇儿,十八都当爹了。乡里家家户户成亲都早,虎娃咋还拖着?”
姜蜜在看福妞吃糕,听婆婆这么说接了一句:“可能二嫂想给他选个好的,算一算二房该有几十亩地的身家,在乡下有挑选的资本。不过我也是随便猜,不一定中,娘要不放心,回信给毛蛋的时候提一句请大哥过问一下,咋说他是做大伯的。”
吴氏点头:“提一句,让老大催催老二。我实在不放心李氏,怕她只顾着登科丢手不管虎娃,虎娃那孩子挺好,别给拖得娶不上媳妇。”
☆、177
刚说回头写信的时候跟卫大郎提一句, 就发觉好像不用送信了。乾元二十年冬,皇帝频繁召卫成进宫, 年前就有圣旨下达,升卫成为正二品漕运总督,让他安心过个好年, 年后就要跟船队沿大运河南下, 从最南边起收粮,装齐北上运回京中。
漕帅都是年初南下年末回, 三年一任,任满换人。
因为每届殿试放榜都在五六月份, 许多官职调动在年中,漕运上的却不行,漕运这块儿年底全要定好,年初这些官员就要跟船南下……
皇上最初提起这事是冬月间,他筛选了一遍,觉得没有比卫成更好的人选,让卫成做漕帅一方面能治理漕河,也能把欠粮催一催, 顺便沿途考察各省, 看看都察院改革之后地方吏治有没有清廉一点,百姓有没有好过些。
开始只是提了提,皇帝也有一点顾虑,在于卫家虽然是三兄弟,他两个哥哥因为不成器在南边。漕运总督是外官, 全年就个把月在京城,他一旦被派出去了,他爹娘跟前就没人。
再有就是他觉得自己给卫成的担子太重,才把通政司安排好,又要去漕运上,压力着实大了一些。
皇上提起来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