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卷阅读256(第 2 / 3 页)
大臣们立刻明白了皇帝的意思。意思是哪怕立了继皇后,皇上心里还是有太子的位置,否则不会让卫成的儿子进宫去伴读,他让宫里人掂量着点,哪怕见风使舵也别过分了。
    卫煊就这样开始了他的启蒙之路,从五岁多天天跟他爹一道出门,天不亮人已经在尚书房坐好了,看先生没来,别人还在交头接耳的闲聊,他已经铺上宣纸开始练字。
    在宫里读书就是好,笔墨纸砚样样都是贡品,还可以随便用,不需要俭省。他每天都恨不得多写一点,总有种多写多赚的感觉。
    卫煊在练字,太子坐在他左手边,盯着他那方看了一会儿。
    他作为太子伴读进尚书房有两天了,和太子其实不熟。卫成的两个儿子一个比一个奇葩,大的每回进宫都没把自己当外人,跟皇上亲热得很,他那个拍马屁的手法宫里鲜少有人赶得上。至于这个,他是一起读书的几个人里面年岁最小的,同时最沉得住气,没事就在看书写字儿,再不托着腮帮子想事情,话少得很。
    太子得知他父皇立了继皇后,觉得天塌了。后来听身边人说父皇心里有他,才会把最得龙的大臣家嫡子指派给他做伴读,这是在彰显龙爱,也是给宫里奴才提醒儿。
    太子没觉得很高兴,倒也松了口气。
    因为知道卫煊的父亲卫成是正三品通政使,是御前大红人,太子给卫煊的脸色难得的好,本来以为自己都这样了,他应该主动点来示好,结果人就是纯粹拿尚书房当学堂,是来读书来的。
    等了一天两天三天,卫煊除了给他请安,平时一句多的话都没有。
    太子沉不住气了。
    这天所有课都上完,卫煊结束了他一天的伴读工作,收拾好书案准备打招呼走人,就被太子叫住。
    “本太子准你走了?”
    卫煊眼神示意,请他有话直说。
    兴庆就是一时冲动把人叫住,真不知道该说啥,他闷了一会儿,说还要再练一会儿字,让卫煊陪着。
    哦,那好。
    可惜了娘还让后厨煲了汤,回去晚了赶不上新鲜。
    宣宝心里惦记着汤,写字的时候还咽了下口水。这个时候尚书房里已经没有别人,太子转头问他:“你是不是不情愿做我伴读?你也看不起我?”
    宣宝心里都是汤汤汤,写在纸上的也是汤,正汤着……突然有人同他搭话。他朝声音传来的方向回看过去,说没听清。
    太子觉得这矮敦子压根没把他看在眼里,脸都黑了,刚才还说我,又变回本太子:“你是看不起本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