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七十二)心病(第 2 / 3 页)
,看着季琬琰一脸的无奈,“您女儿不愧是专业领域的佼佼者,这两年……”
    话音未落,门外又走进来一个人。
    “季老师,宸霖。”
    任静熙刚刚下飞机赶过来的,身上还穿着雨衣,季琬琰连忙拿了一块新的毛巾递给她,眼中欣喜万分,“任教授,这次真的……非常感谢。”
    不仅是这次,上次陆小慈的事情也是多亏任静熙帮忙,季琬琰很感激。
    “哪里,您客气了。”
    任静熙笑笑,季琬琰当年还是教她法语的老师,许多年后,她又做了季岚的博士生导师。
    “现在季岚情况怎么样?”
    “发烧,低血糖,”宸霖把病历递给她,“打的是葡萄糖,估计还有一会儿才能醒。”
    此外还有点儿风寒感冒,别的问题倒是没有,任静熙很快看完病历,扭头又问周宸霖:“这两年你的进度怎么样?”
    “没有,”周宸琳把手一摊,“你这个学生太难对付了,比我诊所里的任何一个都难。”
    两年了,从季琬琰开始付咨询费开始,她尝试过种种办法,还是没有能和季岚建立有效沟通。
    “我从来没见过这么规律的人,家学校再到家,三点一线,每天除了讲课一点缝隙都没有,我尝试沟通,但是她对我就好像对空气。”
    事实上,从季琬琰两年前缴费开始,季岚就定时去宸霖的心理诊所进行“咨询”,但不论多少次,针对她的测验,侧写,通通都是完美。
    就像完成一场任务,没有破绽,一切标准符合正常人的健康水平,甚至一成不变的稳定——这本身就很不正常。
    她也想过清醒催眠,可无论是季琬琰还是任静熙,都没有办法给予季岚足够的暗示,以至于有效交流根本无从做起。
    心理咨询同样需要医患之间的信任,这种单向的交流与其叫咨询不如叫白费力气。
    “辛苦你了。”
    心理师和患者只能建立咨询关系,光靠季琬琰的描述,而没有季岚本人的配合,任静熙知道基本没有什么实际的作用。
    当然,这不是周宸琳的水平不高,季岚在心理学上的天赋和专业才是她最大的问题。
    最好的学生,最受欢迎的教授,黎大最年轻的学者,她表现得太好,太正常,连任静熙都是一个偶然机会才察觉季岚深埋之下的那种狂热。
    或者说,是对自我近乎偏执的信念。
    忽然,像是有感应一样,病床上的的季岚动了动,慢慢地睁开了眼睛。